第159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28-范仲淹篇

天圣六年,范仲淹向朝廷上疏万言的《上执政书》,奏请改革吏治,裁汰冗员,安抚将帅。当时的宰相王曾就对这份万言书极为赞赏,加上晏殊的推荐,仁宗不久后便征召范仲淹入京,任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典籍的校勘和整理。】

似乎朝廷这个圈子绕来绕去都是这些人,朝臣们看着熟悉的名字出现,又是一阵恍然。

“执教兴学?这是之前对范公的总结和赞誉吧?”

之前在范仲淹的判词中,有出现过这个名词。当然,他们也是认可的。

因为范仲淹并不是只在应天书院的执教上有所建树,他是在后来到每一地任职时,必定兴学助教。大家都能看出来,他并不是在追求什么好名声,而是真的在做实事。

“天女说话也还真是有意思。‘时间没有等他,但时间也是眷顾他’,倒也没有说错——范仲淹想要奉养母亲,只是时不我待,他的母亲走的太快了。但他也有遇到贵人,给他的任职上也是给出助力。”

毕竟,京官和地方官,差距还是挺大的,哪怕在京中的官职并不大。

“所以还是得抓教育啊!”

天女看重的,除了百姓和民心,教育也是很重要的部分。

何况,这也是不必多说的。在地方为官,教化也是很重要的一项指标,现在天女对范仲淹的赞同,也不过是进一步提高了大家对教化的重视。

毕竟,什么都离不开人才,而教育就是挖掘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措施。

只是教育之功,非一时可见,而是千秋大业。那么,大兴府学、广纳贤才也是理所当然的了。——这也是开始。

而诸位皇帝看着范仲淹,也都是有些羡慕。

——这样的人才,怎么就不是在他(们)的手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