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着展示在天幕上杜甫那犹如字字泣血、写满了苦楚的诗作,喉间涌上一股血腥气。他看着诗中展现的百姓的苦难,双眼已是满眼泪光。
安史之乱,安史之乱!
长孙无忌一把扶住李世民,他也是满眼含泪。
“辅机,我心痛啊。”李世民反手握住长孙无忌的手,看着众大臣担忧的目光,很是痛心疾首,“现下百姓生活初定,正是亟待修生养息的时候,李白所在的开元尚且是盛世,怎么就成了忽然成了乱世呢?我知道一切都是有因才能有果,在位的皇帝是被这锦绣繁华迷花了眼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是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也一直是这样做的。看到百姓流离失所,亲人别离,奔赴战场,既是欣慰也是心痛,欣慰于他们对大唐的忠诚和爱,又心痛于他们经受战争的苦痛。他是一路打仗过来的,他最清楚战争所带来的伤害。
【杜甫在战火中辗转,他的身份免去了他被拉到前线,但他也清楚的知道前线战火纷飞,他更是明白此时百姓的不幸和困苦。因为他也是其中的一员。】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安禄山和史思明反叛,大唐盛世急转直下,由盛转衰。此时的杜甫正从长安前往奉先探亲的途中,他一开始深信大唐的实力,但很快明白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他带着家人一路往西逃难,一度与家人失散。此时,潼关失守,唐玄宗一路逃往蜀中,唐肃宗灵武即位,他此行正是前去投奔唐肃宗,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可惜,他在途中被叛军抓获,押解到长安,生活困顿,心情愁苦。在这里,他写下了《春望》。】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杜甫一路向西的途中,他以诗为史,记录下安史之乱的长久和百姓们的悲欢离合与颠沛流离。这些诗作,也成为诗歌史上的不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