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步伐未曾停歇,反对者的反扑也愈演愈烈。顾晨深知,自己的每一个决策都如同在刀锋上行走,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省委的支持至关重要,但地方政府的抵制、利益集团的暗流涌动,以及纪委调查的深入,让整个局势变得更加复杂。
这一刻,顾晨已经没有退路,他只能选择迎难而上。
---
省纪委的进一步调查
就在顾晨刚刚展开新一轮财政改革部署时,省纪委的一项新调查让整个财政厅内部风声鹤唳。
“厅长,省纪委已经对财政厅某些干部展开了进一步调查,甚至有人被要求停职接受审查。”王炜匆匆走进办公室,语气里带着些许不安。
“谁?”顾晨抬头,眼神凌厉。
王炜递上了一份名单,顾晨接过扫了一眼,眉头瞬间皱起。
名单上的几个人,都是财政厅的核心人物,其中一人甚至是他直接提拔的财务管理处负责人。
“他们的罪名是什么?”顾晨沉声问道。
“具体细节还未公布,但初步消息称,涉及财政拨款过程中存在违规操作,甚至有个别干部与地方企业存在利益输送问题。”王炜低声说道,“这次调查的力度很大,纪委的态度也十分强硬。”
顾晨没有立刻回应,他知道,改革越是深入,反对者的手段就越多。对财政厅的调查,表面上是反腐行动,实际上很可能是针对他个人的政治布局。
“立即安排人整理相关资料,确保财政厅内部的账目清晰,不给任何人留下攻击的借口。”顾晨冷静吩咐道。
王炜点头,转身离去。
顾晨坐回椅子上,陷入深思。省纪委的调查并不是偶然,而是一次有预谋的行动。如果他不能尽快找到突破口,改革可能会被彻底拖垮。
---
地方政府的最后反扑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的抵抗力度也在加强。 八零假千金,开局就被大佬赖上了
几个地级市的主要领导开始频繁向省委施压,甚至联合部分全国人大代表提交报告,质疑财政改革的合理性。他们的核心观点是:改革过于激进,财政政策调整过快,已经影响到地方经济的发展,甚至威胁到基层政府的财政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