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旧势新阻

权路相争 乔一司 1128 字 3天前

省财政厅的初体验

顾晨到任省财政厅副厅长的第一天,省政府大楼内,一场关于财政体制改革的专题会议正在召开。

“欢迎新任副厅长顾晨同志!”主持会议的财政厅厅长邱建国微笑着介绍道,“顾厅长此前在青河县主导的财政改革,已经在全省引起了广泛关注。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他能为全省财政改革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掌声响起,顾晨微笑着点头致意,但他知道,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欢迎仪式,而是一场无声的考验。

财政厅的高层干部们都在观察他,想看看这个从地方上来的干部,是否有能力真正适应省级机关的节奏。

会议正式开始后,讨论的核心是——如何推进全省财政体制改革,并兼顾地方财政的可持续性发展。

当讨论进入深水区时,厅里一位资深副厅长徐同光缓缓开口:“财政改革不能操之过急,我们要在保证地方财政稳定的前提下,逐步推进。”

这句话一出,会议室里不少人纷纷点头,显然,这种“稳健”路线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顾晨沉思片刻,开口道:“徐厅长的观点我赞同,但财政改革如果过于保守,可能会错失最佳时机。”

他环视众人,继续说道:“在青河县的改革实践中,我们发现,如果财政资源长期按照惯性模式运转,资金沉淀和低效使用的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地方财政的困境,不是‘稳’就能解决的,而是需要通过制度创新来打破旧格局。”

他的话音一落,会议室短暂沉默了几秒。

邱建国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笑着说道:“顾厅长的观点很好,确实,我们的财政模式需要创新。那么顾厅长有什么具体建议?”

顾晨微微一笑,早已准备好应对之策:“第一,我们可以考虑建立专项资金评估制度,确保各类财政专项资金的去向透明化;第二,我们要推动省级财政资金下沉机制,让财政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但要配套完善的考核体系;第三,我们应该探索地方政府债务清理机制,避免地方财政陷入不可持续的债务困境。”

会议室里不少人若有所思,而徐同光眉头微皱,显然对顾晨的“激进”改革思路并不完全认同。

但邱建国却点头说道:“这个思路值得深入探讨,我们可以安排一个专班,研究顾厅长的建议。”

这是一个很明确的信号——省财政厅愿意给顾晨试错和施展拳脚的空间。

各方势力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