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莲藕

关于一直赖以生存的食物“引进”的观点,还有小麦、青铜冶炼、绵羊养殖技术,一些学者认为小麦起源于西亚,大约3500年到4000年期间经中亚传入我国。

“欧亚草原上的青铜冶炼文化在接力传播时,连带着小麦也一同自西向东逐渐传播,东传至大兴安岭之后,由于山脉的阻隔,其传播路线出现了转折,转而向南,先经过欧亚草原东南端的红山文化区域,再沿着燕山、太行山南下传至黄河中下游地区,包括山东半岛”

赵姓专家这样论断,并且在国内占主流位置。

咱也不知道谁给他的自信,把老祖宗自古以来、至少8000年的农耕文明一概否定,全盘接受西方意识。

商代《国风·墉风》有“我行其野,凡凡其麦”。

战国《尔雅》已经对小麦进行了一些分类。

河南漯河地区舞阳的贾湖遗址发现距今9000年的小麦淀粉,以及8000年的碳化小麦颗粒。青海喇家遗址发现4000年前的先民制作的小麦粉面条。

这些证据他们不可能看不到啊,为什么非要加以否定呢?否定的原因是什么?

突然又想起小杨,任何事情,只要在我心里默默的冥想,就会不由自主的和小杨扯上关系。

比如“小麦西来说”,有没有可能在天山南脉帕米尔高原生活的山洞遗址时期的先民们,已经开始了小麦的种植,并且在数万年的时间里一直流传下来?

我老家是永城市郊区的,豫东大平原、苏鲁豫皖交界处一个不起眼小村子,全国性的城市扩张,变成了城市边缘,虽然没有地可种,户口本上还是农村户口;乡镇的名称改成了街道办事处,但是对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并没有任何的改变;除了某个村民把地卖完以后改行做点小生意,或者全家打工,甚至于有些人坐吃山空,很快地沦为赤贫的无产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