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秦国变法的理由

嬴渠梁,也就是秦孝公,不顾秦国旧勋贵的阻力,坚持任用商鞅,完成大部分的变法,从而奠定了秦国变强的基础。

嬴驷,秦孝公之子,在他继位期间,依旧把商鞅的变法发展下去,虽说他并没有阻止商鞅被车裂,但商鞅的变法却没有废除,一直到秦始皇时期,都一直在用,让秦国一步步走向巅峰。

让我如何评价秦孝公的话,那我可能会和秦始皇相提并论。

一个人是要有多么大的气魄,才能颁布求贤令,要与此人共分天下?为了强国,一己之力保下商鞅,为了国家,他和商鞅都是值得被永世歌颂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变法,就是一场流血的革命,阻力再大,也要顶着压力,坚持下去,就跟桥松是一样的。

有人说直接任用后世制度无异于太超前了,根本不现实。那你跟我说说,什么是现实?古代的人们用了几千年才凝聚出来的结晶,这就是现实。

该杀的人杀了,该收回的钱收了,百姓只知道自己有没有地可以种,吃饭可以吃,根本没那个心思关心谁统治天下。

秦国就像个新生婴儿,在放完血后,重新组建新的肢体,来成为更强大的国家。

就跟嬴渠梁一样,被魏国打的喘不过气,不得不变法,重组国家结构。

嬴渠梁有阻力还要变法,桥松是阻力都被杀了,百姓也安抚了,还不彻底变法,徐徐图之的话,等项羽来了火烧咸阳是吧。

秦末大起义的军队中,陈胜吴广那都是乌合之众。就数项羽的军队最为勇猛,刘邦其次。

刘邦之所以会赢,胜在天时地利人和,两个人一样起点,但项羽固执已见,放弃关中,也就失去了地利。心高气傲妇人之仁,失去了范增韩信陈平,也就失去了人和。不休养生息发展民力,而年年征战,不顾春夏秋冬,也就失去了天时。

所以,桥松的变法迫在眉睫,看似超前,实则合理。

关中以北几个郡,天然气石油矿产都非常丰富,只不过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开采,毕竟知识都没普及,也就只能先挖煤矿挖铁矿。

等战争结束,在桥松的带领下,工业会呈井喷式发展,到时候,进入工业,甚至地球村,也许都用不了几百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