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
我们还是先把这一轮的前五十名定下来吧。”
在一众学子的期盼之中,大厅上方开始悬挂出第一轮前五十名的诗作出来。
所有学子都可以看到。
学子们开始在大厅之中走动,期盼看到自己的诗作被悬挂于大厅之上。
“这是我的诗,这是我的诗。我进前五十名了,哈哈。”
有学子在看到自己的诗篇之后,兴奋的对着身边的人大声喊道。
有学子在转了几圈之后也没有看到自己的诗篇之后,满脸沮丧,落寞的在角落里暗自伤心。
崔浩在看到自己的诗作被悬挂在大厅之上后,
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
钱士元则在崔浩之前就看到自己的诗篇进入了前五十,此刻陪在崔浩身边,在看到崔浩也进入前五十名后,立即谄媚的说道,
“崔公子大才,
随手写出来的诗篇就是佳作,
学生佩服。”
对于钱士元的马屁,崔浩很是受用,一脸笑意的说道,
“钱公子谬赞了,
崔某的诗和钱公子的佳作比起来,
不值一提,
呵呵,
不值一提。”
见到钱士元和崔浩两人互相吹捧,李景仁心中很是腻歪。
他此刻脸色很不好看,因为他没有找到自己的诗作,这意味着他在第一轮就被刷下来了,没有进入前五十名。
这让一向高傲的他心里很是难受,
但是这次的评审可是虞世南、陆德明和孔颖达三人,都是久负盛名的大儒,
对于他们的评审结果李景仁还不敢开口质疑。
这个时候,
崔浩看到一对学子在一边围在一起,
脸色激动的在讨论这什么,
不由也走过去,
想要听听那些学子在讨论什么。
还没靠近,崔浩就听到有学子激动的说道,
“从今天起,
我就是冯县子的迷弟了。”
崔浩不由脸色阴沉,现在他只要听到关于冯辰的事,只要是积极的,他就不由自主的脸色沉下来。
“我呸,
人家冯县子才十二岁,
你都这般年纪了还好意思说是迷弟?”
“就是迷弟怎么了?
我虽然年纪比冯县子大,但是我辈读书人讲的是达者为先,
冯县子有大才,
我远远不及也,
那我称迷弟有和问题?”
崔浩来到人群之中,向身边的一位学子询问道,
“这位兄台,
这两人为何再争论啊?
我听到他们在说冯县子,
这又是为何啊?”
被崔浩问的那位学子,此刻也在激动之中,当下就兴奋的说道,
“因为,他们现在都崇拜冯县子,
我也崇拜冯县子,
我现在起,
也是冯县子的迷弟了。”
听到对方语无伦次,答非所问,但是却表达了对冯辰的崇拜之情,崔浩脸更黑了,当下沉声问道,
“这位兄台,
据我所知,
这冯县子虽然年纪轻轻就被陛下封为我大唐的勋爵,但也不过就是一个县子而已,
仅凭这点,还不值得兄台你如此这般吧?”
崔浩的话音刚落,就发现周围除了钱士元、李景仁等他身旁的几人之外,其他人都对他们怒目而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崔浩艰难的吞了吞口水后说道,
“你们这样看着我干什么?
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一个学子瞪着崔浩大喝道,
“闭嘴,
冯县子现在起就是我等读书人的偶像
,以后不准再让我等听到你贬低冯县子。”
“你这家伙,
冯县子不是你能质疑的....”
李景仁受不了,直接打断说话的学子,大声呵斥道,
“放肆,
你等可知道在和谁说话?
我等岂是你们可以随意呵斥的?”
“怎么?
要拿身份来压我等?
你问问你身边的钱士元,我等又岂不是没有身份,
就是呵斥你了又如何?”
钱士元没有想到会被对面的人把自己也牵扯了进来,他看着对面的人心里也很为难。
那人是他在国子监的同学,家里是南方的大族,也不是钱士元这样的小人物可以招惹的,看到崔浩和李景仁都看向自己,硬着头皮说道,
“商顺,
我身边的这两位可不是你能招惹的,这位是崔家的嫡子崔浩崔公子,这位是任城王李道宗的次子李景仁。”
钱士元此刻没有办法,只能站在崔浩的这一边保住崔浩恭贺李景仁的大腿,至于说回到国子监会不会被商顺针对,现在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他一个没有背景没有靠山的人,因为被国子监的一位老师赏识才得以进入其中学习,
一直都想要找到一位靠山的他,认为崔浩和李景仁就是自己需要的,
所以一直在巴结对方,以期将来可以进入朝中,彻底改变自己和自己家族的地位。
商顺没有想到自己呵斥的,居然是大唐五姓七望之中的崔家嫡子,虽然自己家族在南方也算是顶级的豪门,
但和崔家比起来还是有所不如的,
更别说还有一位真正的皇亲国戚在旁边了,
当下气势不由弱了下来说道,
“就算是崔公子和李公子,
你们也不能凭空就贬低别人吧?
再说了冯县子那样的旷世之作,我辈读书人崇拜他也是很正常的啊!”
听到商顺的话后,李景仁就要发作,崔浩拉住对方后,看向商顺问道,
“你是说,
冯辰写出的旷世之作的诗篇?”
“我又岂会骗你,
喏,
你看就是这个。”
商顺说完后就指向头顶悬挂着写有诗篇的纸张。
崔浩上前,小声读到
“春眠不觉晓....”
一首读完后,崔浩和钱士元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到了震惊,然后继续看向剩下的三首诗篇,
等全部看完之后,
崔浩久久不语。
最后,崔浩向商顺和周围拱手行礼说道,
“崔某刚刚唐突了,在这里向各位赔个不是,
冯县子的确有大才。”
钱士元也向周围行礼道歉,李景仁见到两人的动作后就要开口说话,被崔浩及时制止,拉到身后。
周围人见到崔浩和钱士元道歉后,也就不再关注他们,转身和身边的人开始讨论了起来,崔浩也带着人离开人群来到角落。
在角落里,李景仁忍不住道,
“崔公子,
刚刚你为什么要拦住我?
不过是一群酸儒罢了。”
听到李景仁的话,崔浩不由想到冯辰给他取的李巨坑之名,果然准确无比。
这李巨坑是真的能坑啊,只不过现在自己需要盟友,崔浩看了看李巨坑又看了看候塞雷,见两人还是一副七不愤八不服的样子,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钱士元,
你来给他们解释吧。”
崔浩此刻心里很复杂,以前他是没有把冯辰真正的视作对手的额,但现在对方不但摇身一变成勋爵了,
就连文采也可以说是,
冠绝年轻一代了。
钱士元无奈,只好向李景仁和候塞雷解释道,
“李公子,候公子,
刚刚冯辰的那四首诗,你们也看见了,
可以说,冯辰的这四首诗不要说我等学子了,就是我大唐那些着名的大儒,也不一定能够写的出来,这也是那些学子为何崇拜他的原因。
而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因为冯辰,和对方发生争执,就是和在场的那些学子作对,
他们之中,很多人不但家世不凡,而且将来他们都会进入朝廷之上。甚至成为我大唐的重臣,
如果我们因为这事,就和他们交恶的话,
未免得不偿失了。”
听完钱士元的话后,李景仁还是有些不服气,但是也没有再说什么,候塞雷则是若有所思。
崔浩现在则完全没有了一开始的心情,
原本想要利用这次的诗会来打击冯辰的名声,最好让对方在长安声名狼藉,现在看到冯辰的诗作之后,
他知道这不可能了,
反而是冯辰,会因为这次的诗会扬名长安,
不,
是扬名整个大唐。
而他和冯辰的梁子已经结下了,
等诗会结束,
就是自己应对方的报复的时候了,
崔浩开始忧心了起来。
----
此刻,关于诗会上的事开始在长安城中扩散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