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句描写爱春之情,因为春天睡觉舒服,温度适宜,没有蚊虫,而且醒来之后,还有悦耳的鸟鸣,让人心情舒畅。
后两句抒发惜春之情,因为春光虽美,却稍纵即逝,就好像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似乎,
这首诗的含义无外于此。
然而,
细细品读,
还是能够在诗句之间,体会到爱春惜春之外的感觉。
冯县子由大才啊!”
虞世南言语之间带着激动之情。
“这首诗初读之时,似觉平淡无奇,
可反复读之,便觉诗中别有天地。
此诗不在于华丽的辞藻,不在于奇绝的手法,而在于它的韵味。就像行云流水一般简易自然,却又悠远深厚,独臻妙境。”
陆德明也忍不住发出自己的见解。
孔颖达虽然内心也很是认可,但为了李景仁许诺的好处,只能平淡的说道,
“此诗不错。”
房玄龄有些诧异的看向孔颖达,
觉得在此诗面前,这位国子监博士表现得有些过于淡定了,不像读书人遇到佳作时的兴奋。
“看来其中必定有鬼,等此事过后让不良人查探一番。”
房玄龄觉得有必要,在不良人查探出结果之前,和孔颖达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就容易为自己招惹到是非。
几人忍不住继续看向冯辰的其他诗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陆德明有些兴奋的读了出来,这又是一首佳作。
对于冯辰这位万年县子,
他越来越欣赏对方了。
虞世南则直接说道,
“此诗描写初夏池塘美丽景色的、清新的小诗。
一切都是那样的细,那样的柔,那样的富有情意。
宛如一幅花草虫鸟彩墨画。
画面之中,池、泉、流、荷和蜻蜓,落笔都小,却玲珑剔透,生机盎然,这又是一首佳作啊!”
孔颖达则没有说话,
他感觉,
自己答应李景仁在这次诗会上,找机会为难冯辰就是一个错误,这冯辰如果诗作平庸的话,
自己还可以顺势而为,凭借自己在文坛的地位对其拉踩,
现在看来是行不通的了,
不然,
一直维持的形象就得受损了。
“这...
这...
这...”
虞世南在孔颖达发呆的间隙,直接看向冯辰第三首关于秋的诗作,等看完之后,激动的拿着纸张的双手不停颤抖,语无伦次。
被虞世南的话音吸引,几人也迫不及待的结果他手里的纸张,陆德明直接读了出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读完后几人一时没有言语,都被深深的给震撼了。
房玄龄咽了咽口水,有些艰难的说道,
“几位,
这诗,
我实在是想不到,会出自冯县子,
这样一位少年之手啊!”
说着无心,听者有意。
孔颖达眼睛一亮“是啊,这诗由秋及人,有感而发,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
冯辰一个少年怎么会写得出来呢?
他这个年纪根本写不出来。”
孔颖达越想越觉得,这首诗就连自己这般年纪的人也写不出来,
那么冯辰肯定是作弊了,
找人代笔为他写的。
想到这里的孔颖达不动声色,决定等诗会最后决出名次后,再对冯辰发出自己的疑问。
一来,可以算作是对李景仁的拜托有了一个交代,
二来,也不至于得罪冯辰。
他可是清楚,长孙无忌被冯辰怼的毫无颜面的事,他可不想做长孙无忌第二,
还是稳妥一些比较好。
虞世南此时有读了几遍之后,才意犹未尽的说道,
“由秋及人,有感而发,
写自己年老多病,拖着残躯独自登上高台,那种异乡怀人的情感喷薄而出,心中苦闷跃然纸上。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连用四个字“艰”“难”“苦”“恨”,
组合在一起,极尽笔墨突出内心的痛苦和郁闷程度之深,
愁肠百结,愁绪万千!
以致于白了头发,伤了身体,失了流年,壮志未酬身先老,悲秋之情,愁苦之绪,绵延不绝,令人哀悸。
诗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
首联着重刻画眼前具体景物,好比画家的工笔,形、声、色、态,一 一得到表现。
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气氛,好比画家的写意,只宜传神会意,让读者用想象补充。
三联表现感情,从纵(时间)、横(空间)两方面着笔,由异乡飘泊写到多病残生。
四联又从白发日多,护病断饮,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不堪的根源。
这样,
忧国伤时的情操,便跃然纸上。
此诗八句皆对!
粗略一看,首尾好像“未尝有对”,
胸腹好象“无意于对”。
仔细玩味,“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
不只“全篇可法”,
而且“用句用字”,
“皆古今人必不敢道,决不能道者”。
堪称
“旷世之作”了。”
几人没想到,虞世南对于此诗直接评价为
“旷世之作”,
这是对于此诗最高的评价了。
他们作为整个大唐文坛来说,可谓是绝对的权威,
然而到现在这般年纪了,也没有写出过可以被评为“旷世之作”的诗作出来,在想到冯辰年仅十二岁,就写出这样的“旷世之作”,
而且前两首也是可以传唱整个大唐的诗作,
几人都有些觉得这个世界太疯狂,
他们想回家...
虞世南此刻看像了冯辰最后一首诗,
此刻他不再是以评审的心态去看待冯辰的诗作,
而是怀着拜读的心情去看。
陆德明直接读了出来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读完后,
又是一阵沉默,
他们现在不知道要说什么了。
小主,
过了一会,
房玄龄才说道,
“这位冯县子啊,
老夫现在是真的服了。
这又是一首可以传唱整个大唐的诗作,
以老夫看四首诗都可以称得上旷世之作了。”
房玄龄的话得到了陆德明的认同,点点头说道,
“冯县子这四首诗每一首都精妙绝伦,
回味无穷,
的确称得上是旷世之作。”
虞世南也是点头认可,说道,
“不错,
不过老夫现在好奇接下来的几轮,
这位冯县子又会做出怎样的诗篇?
老夫现在很是期待啊!”
孔颖达没有开口,
对于这几首诗篇,他也挑不出任何的毛病,
只等诗会最后的时候再向冯辰发难。
几人感慨了一会之后,楼下的文书上来提醒到了名次公布的时间了。
几人才发现,他们在冯辰这几首诗上面花费了太多了时间了,后面还有几位学子的诗作都没有看完。
当下赶忙收拾好心情,继续看向其他学子的诗作。
等把剩余几位学子的诗作看完后,虞世南抬头说道,
“看了冯县子的诗作后,再来看其他学子的诗作,老夫只觉得索然无味。”
房玄龄也是说道,
“虞公所言甚是,这冯县子的诗作看完后,再看其他学子的诗作只感觉味同嚼蜡。”
陆德明则说道,
“以后,老夫不知道还会不会在去看其他的诗作了,
有了冯县子的诗作,现在再想到以前自己以为是难得的佳作,
我怕是不会再去回味第二遍了。”
陆德明的话,几人很是赞同。
就像一个人在吃过山珍海味之后,
然他再去吃粗茶淡饭,
肯定是难以下咽的。
孔颖达开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