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擅长的射箭,也因为树木的阻挡而发挥不出威力。
但秦军的重装步兵却是几乎不受这种地形的影响。
此消彼长之下,赵军败了,被秦军围困起来。
他们吃光了河里的鱼虾,吃光了草根树皮,却依然得不到救援。
但即便在这种情况下,赵军仍然没有投降,因为他们的主帅赵括还在。
大部分人都已经饿得没有战斗力了。
他们组织起一批尚有战力的精兵,组成了敢死队,在赵括的带领下先后五次向外突围,却都被秦军给挡了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最后一次突围中,赵括不幸中箭身亡。
而在他死后,赵军就没有了主心骨,立刻就投降了。
以此看来,赵括怎么可能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庸才呢?他在军中的威望恐怕是无比强大才对!
在大军陷入困境、濒临饿死的境况下,没有一人投降,反而跟着赵括拼命冲杀,只有在他死后大军才投降,这是何等的威望?
就连白起都曾经评价过,如果让赵括成长起来,将是我生平最大的劲敌!
一个是初露峥嵘的后起之秀,一个是成名多年的宿将,都以最辉煌壮丽的方式书写了属于自己的传奇。
长平之战后,白起俘虏了40万赵军战俘。
对于这些战俘,白起却头疼了,因为无论是抓是放,都是无法做到的。
如果放了他们,那他们回到赵国以后肯定还会继续和秦国作战,那这场长平之战的意义何在?打了个寂寞吗?
而且对于一直以“杀伤敌人有生力量”作为军事指导思想的白起来说,这是绝对无法接受的事。
如果以他们作为人质,让赵国拿钱来赎回这些战俘,赵国也没那么多钱啊。
但若是把他们抓回秦国,秦国也养不起这么多战俘。
就算让他们当奴隶,他们也会变成不稳定因素,随时有可能煽动闹事,甚至造反,给秦国的国内带来动乱。
所以思来想去,只有唯一的办法——杀之!
哪怕背上人屠的骂名,也要把这些战俘杀光!没有第二个处置方案了!
如果说白起坑杀这40万战俘是迫不得已而为之,那么风阳杀这10万完颜人就是有意而为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