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次落难,就是奸臣当道,朝政失德,激起大众民怨,丧失天下人心造成的。”
都这样了,李适还是犹豫含糊,三个奸贼一个他也舍不得杀。他只是下诏令:
外贬卢杞贼新州司马。
外贬白志贞思州司马。
外贬赵赞为播州司马。
李适派使者去慰谕李怀光,意思是我都处理奸臣了,你该出兵平叛了。
李怀光还是气恨李适是非不分,放纵奸臣不杀,他还是不肯出兵。
李怀光又写奏章给李适说:
“宦官翟文秀,恃宠枉法,应该处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李适迫不得已,命人杀了翟文秀,催促李怀光进兵攻长安。
李怀光又说等待时机再攻打,仍然驻守咸阳不出兵。
李适无可奈何。
河南都统李勉奏报称:
河南汴州、滑州,被叛贼李希烈占领。
请皇上惩罚我剿贼不力。”
李适看完长叹一声说:
“朕把长安都丢了,祖宗庙祠都被叛军占了,谁来问责我呀!
我哪里有资格底气指责属下丢城失地?”
他回复李勉:
“你且自安,力图收复就是了。”
他派使者去抚慰李勉,待他和先前一样好。
一转身又到了寒冬腊月,李适在奉天度过了年前的日子,回不了长安,他心里很不安。
他登上城墙南望长安,心里满是无奈和心酸。
李适升任陆贽为考功郎中。
陆贽指责朝政存在的弊病,写了两万句话,指出朝政过失,请求李适下诏,主动向全国官员、将士、百姓们认错认罪。
李适为表示改过自新,把建中五年大年初一,改为兴元元年的第一天。
这一天,李适颁诏向天下人认错认罪,这就是着名的《德宗罪己书》。
诏旨大意说:
“朝政代代传承,我当上了皇帝。
我确实昏头昏脑,无德无能,人为把朝政弄得糟糕透顶。
烈祖烈宗的宗庙,如今到了叛贼控制之下,任他们侮辱践踏。
我自己也狼狈外逃,躲藏在荒草土坡之间。
我灰头土脸,疲惫不堪,这全是我自己失误造成。
我反思我犯下的罪,希望天下给我改正机会。
我也害怕品德能力不行,远远不如前辈,但我本心不敢懈怠荒唐。
我在深宫中,从一个不懂事的小孩慢慢长大,还没学会管理国家,我就管理了国家。
我容易沉醉享乐安逸,得过且过。久处平安,我忘了战乱风险就在眼前。
我养尊处优,不懂得老百姓耕田种地、生产粮食有多么辛苦,不知道老百姓放猪赶羊,上山坡下沟壑有多么劳累。
我还不懂得士兵征战有多苦。
兵士们吃粗劣难咽的食物,渴了就喝浑浊的河水。
夏天里,他们在烈日下暴晒,晒破了后背上的皮。
冬天里,他们在风雪中吃饭,在冰凉的地上睡觉,盖着柴草捆子、庄稼秸秆当被子。
朝廷的恩惠到不了百姓那里,就被贪官们贪污了。
老百姓交不起赋税,愁得痛哭哀嚎,我一点都不知道。
我喜欢奸臣奉承讨好,不肯自己醒悟,天下人心里积攒了怨恨和气愤,导致了如今战乱纷纷。
朝廷调动兵马,征战从不停息,兵荒马乱的景象遍及全国各地。
马儿鸣叫,马车轮子隆隆作响,军队转运粮草,吓得村里鸡飞狗跳。
当兵在外的人,冬天来了还穿着夏天的薄衣。
他们在刺骨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家中的亲人想方设法给他千里送棉衣。
祭祀祖先,该去给过世长辈上坟的人,已经战死在沙场上,他们躺在草丛里,已经变成皑皑白骨。
他们死了都没人掩埋,谁来给他们上坟?
征兵选走了村里的壮年男丁,村里只剩妇女和儿童,他们种地力气不足,田地大片荒芜。
残暴的官吏疯狂剥削压榨,收税收粮没有满足,老百姓觉得没有活路,就一扔梭子,不再纺线织布。
在自己村子里活不下去,人们就去外地逃荒。又累又饿,逃荒人相继死在路边的沟里。
村庄变成废墟,房漏墙倒,全村望不见炊烟一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