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迁都之议(一)

“不知陛下迁都,是否有心仪之地?”

道衍和尚是个人精,不回答朱棣的问题,反倒是将问题重新丢给朱棣。

作为臣子,自然不能比皇帝聪明。

即便是比皇帝聪明,聪明的臣子也会适当的装傻充愣。

朱棣思索着,说道:“朕曾听闻,先皇曾考虑过三个地方,分别是长安、洛阳和北平……”

郑海知道,朱棣和道衍的最终选项。

但他只是一个听众,无权发言。

明太祖朱元璋打下天下后,曾有多个国都选址方案。

一开始,朱元璋打算在老家凤阳建都,但凤阳是一个小地方,并不适合建都。

后来,临时定都金陵,即应天府。

金陵是古都,但偏居一隅,无险可守。历史上,在金陵建都的,多是短命的王朝。

朱元璋晚年曾打算以应天和开封为南北京,以凤阳为中都。但此时的开封已经破败,并不适合建都。

关于建都的选址,大臣们提出三个方案:长安、洛阳与北平。

朱元璋派太子朱标巡视和调查三地。

最终,太子朱标献上了陕西地图,基本上确定了迁都陕西长安的方案。

可太子朱标突然离世,朱元璋伤心欲绝,搁置了迁都的计划。

“陛下,是打算迁都长安,还是北平?”道衍目光灼灼地盯着朱棣。

道衍直接剔除了洛阳,又没有直接支持长安,反而提了北平。

听着道衍的话,郑海暗暗佩服。

皇帝问道衍,道衍不答,反而将问题重新抛给皇帝。

只要皇帝没有明确的意思,他也不表露自己的明确意思。

总之,不管皇帝怎么选,他都能跟随,而且不让自己处于被动的地位。

“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朱棣对道衍有些不满,小眼睛微微瞪圆。

捋了捋胡须,道衍沉思片刻,意味深长道:“陛下,太祖皇帝想迁都,不单是为了考虑京师的防卫与安全,而是想要打压盘根错节的江南财阀与官绅士族。”

见朱棣点头认可,他又道:“敢问陛下,打压江南官绅士族,巩固陛下的统治,长安与北平哪一处更有利于陛下?”

朱棣自然而然地接过话:“自然是北平。北平曾经是朕的藩地,若是迁都北平,朕有十足的把握将江南士绅控制在朕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