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方绽的转变

百越风云录 苏伯泥 2878 字 8天前

“宣化军皇命在身,急需一位伙头军吏目,方通判热爱杀猪,正好人尽其才。大军开拨之前,每天至少杀一头猪。”申式南目光看向众人:“只有全军将士吃饱吃好,才好向各部族兄弟宣化天恩。诸位同僚还有没有愿意追随方大人的?”

死道友,不死贫道。那些本想说情的,担心开口没有好果子吃,只好忍了。

“方通判时刻挂念皇命,不惜以朝廷命官之身,亲自杀猪犒劳,本巡抚必定上表朝廷,以彰其功。不过……”申式南看向罗敏红:“本巡抚听下来,罗同知罗大人对同僚关心有加,就连方通判六年来杀了多少头猪都记得清清楚楚,实为不可多得的人才。”

他越是说得轻描淡写,众人越是听得胆战心惊:“方通判,你自己也未必记得清吧?”

方绽惶恐不已,期期艾艾答道:“下官……下官只求兴尽,委实不曾计数……”

“好一个兴尽!古有王子猷雪夜访友,乘兴而行,兴尽而返。想不到方大人竟也有如此境界。”申式南先赞后叹道:

“可惜啊,主不务正业则国亡,譬如南唐后主李煜;臣不务正业则身败,譬如高俅高太尉。方吏目,今后你就在军中安心正业,非但不会身败,反而有功于朝廷。至于通判事务,知府王大人另择人署理。”

申式南说完转身欲走,似乎是突然想起,又折身道:“对了,还有罗大人,听说你对同僚很是熟悉,比如临安府同知和建水州知州,就连他们上任以来,一共沐浴多少次你也记得清清楚楚……”

众官员听罢,不约而同对罗敏红敬而远之。申式南假意为难道:“罗大人此番才华,不可不用。这样,宣化军中需要一位主记,专事记录各宣慰使所施仁政,以便来年上表朝廷叙功奖赏之用。王公公,这事你看……”

王炬笑道:“巡抚大人放心,宣化军虽然庙小,必不会埋没罗敏红大人的才华。”

临安府上下官员无不心头肃然,新任巡抚眨眼间就把火烧向本地豪绅的羽翼,一方面他们乐见其成,另一方面他们也想坐山观虎斗。可惜他们注定要失望了,因为此任巡抚可是带着兵来的。

临安府是后方大本营,申式南必须将上上下下的官员收拾得服服帖帖,可又没时间跟一帮官油子温水煮青蛙。因此,知府王用主动递刀子,申式南就顺势接过来,也有立威的意思在。

“宣慰司百姓的吃穿用度,今后将全赖临安府互市。各位大人,与其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不如想办法增加商帮运力。”是时候给颗甜枣了,申式南明白,只有利益捆绑在一起,上上下下的官吏乡绅才可能不暗中下绊子。

“大人,听说宣慰司乡民不穿鞋,不种地,也没有银钱,货物能卖给谁呢?”众官吏中有人出声质疑。

“大家都这么想吗?”申式南问话一出,目光巡视一圈,见众人均低头不语,显然是默认了那样的说法。

“各位都曾饱读诗书,难道就忘了,从匈奴到鲜卑再到突厥,从契丹到党项再到蒙古,哪一次不是他们移风易俗?哪一次不是他们学会了中原的礼仪,从此人物殷阜,过上了汉人的生活?”申式南缓缓说道。

众人听罢,无不恍然。

“对哦,汉晋时就有‘进桑(今河口)麋泠(今河内)道’,以及‘安南通天竺道’,唐有至安南都护府交州(今河内)的水路两道,前朝蒙元及本朝均有茶马古道、夜郎道和剑南道。去往安南、缅甸和天竺,永昌府、广西府、广南府和临安府是必经之路。”众官吏中,有人接道。

申式南听得眼睛一亮,不由看向知府王用。王用会意:“农经历所言甚是。”说完向申式南行礼道:“巡抚大人,农知稼农经历品廉志纯,躬行利民,下官冒昧举荐农经历暂署临安府通判,盼巡抚大人酌处。”

申式南沉吟道:“可。方吏目今后在宣化军效命,临安府通判职责重大,不可久缺。午间入城,烈日灼灼,农经历步履稳健,朝廷正需躬行利民之才,既然王知府有此提议,事急从权,本巡抚准了。”

农知稼大喜过望,闪身行礼谢过。众人眼见他一下子从正八品经历越级晋升为正六品通判,不由眼热万分。这也正是申式南与王用一唱一和的目的,提拔一人,又故意留下建水州同知的空缺,这样一来,众官吏有求于二人,短期内谁都不敢有异动。

官员的任命权在吏部,可巡抚有临机处置权,巡抚报上去,吏部通常是不会驳回的。

随后接风宴正式开始,除了方绽和罗敏红愁眉苦脸,众人皆兴高采烈喝得人仰马翻。

接下来的几天,申式南带上王炬、裴寒、花醉和方绽等人,从临安卫抽调了一千人,加上之前就从云南左卫、云南后卫和广南卫等拱卫云南府的六卫抽调的一千八百人,全部进驻麦地山集训。

八月初,三宣六慰的十六位同知和副使陆续抵达临安府,申式南将十六人编入宣化军。孟养宣慰司被思任发父子窃据,朝廷流官被扣押,因此只来了十六位。这十六人中,只有三人来自提督四夷馆的百夷馆和缅甸馆,其余人都是来自五湖四海的科举仕子。

小主,

永乐五年,朱棣在翰林院下设四夷馆,专门研习和翻译边地部族和邻国语言文字,共有蒙古、西天(印度)、百夷(西南各部族)、高昌和缅甸等八馆。当时,吏部派往各地宣司的流官,基本上会从四夷馆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