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谋局

对弈江山 染夕遥 3272 字 2天前

孙骁虽然身在宛阳,但起出身和根基在沙凉,其叔父孙济又是当年沙凉王熙的旧部,身为王熙手下八虎之一,后来因为王熙身死,内部分崩离析,内讧不断,孙济心中装着天子,这才不愿与王熙旧部为伍,远走了宛阳。

孙济死后无后,才将宛阳的一切大权给了孙骁。

而钟原向来与沙凉实权人士友善,孙骁虽然坐领宛阳,却名不正言不顺,因此,苏凌此时猜测,极有可能当时是钟原建议让萧元彻以朝廷名义给了孙骁一个征东将军,好让他名正言顺地坐稳宛阳,这也是拉拢和示好的意思。

其实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孙骁谋主高文栩也心向萧元彻,所以才会在萧元彻想要收了宛阳之时,顺水推舟,劝孙骁投了萧元彻。

本身一切顺利,可是千算万算,那萧元彻管不住下半身,睡了孙骁寡婶,孙骁这才降而复叛,萧元彻才有了那场惨败。

可即便到现在,宛阳还在孙骁掌控之中,按理说,孙骁与萧元彻水火不容,然而萧元彻却对孙骁的态度暧昧,那次惨败之后,一直都未向宛阳用兵,不仅如此,两家还在明里暗里眉来眼去,暗中做些利益交换。

而且,宛阳之地,可是离着灞城和京都龙台都不远,萧元彻此次大军尽起,攻伐沈济舟,按说后方空虚,孙骁要是此时出兵偷袭,萧元彻必然后院失火。

可事实上呢,孙骁一直都没有这么做,宛阳也一直保持静默。双方连一点的摩擦都没有发生。

这本就很奇怪,很微妙。

现在看来,一切都可以解释了。

因为钟原现在坐镇龙台,乃是龙台留守。

孙骁与其说给萧元彻面子,倒不如说是给钟原的面子。

倒也不是说,这龙台留守换个旁人,孙骁定然会发兵进攻,但总是没有钟原为留守保险。

不仅如此,从萧元彻言谈之间,苏凌甚至可以感受到,孙骁二次投降,将宛阳拱手让给萧元彻,只是时间和一个恰当的时机而已。

以前,苏凌觉得解释不通,今日,苏凌却有些懂了。

用现代词,这一切的幕后操盘手无非萧元彻、钟原、郭白衣、孙骁和高文栩。

或许钟原半隐半官,就是因为自己推荐了孙骁为征东将军,结果萧元彻的长子,被萧元彻视为最佳继承人的萧明舒死在了自己推荐的孙骁手上,虽然萧元彻并未因此怪罪钟原,钟原却心中过不去这道坎的缘故吧。

小主,

然而,这次萧元彻大征渤海,如此紧要之时,钟原还是当仁不让,不再蛰伏,出头做了这龙台留守。

龙台留守,是萧元彻真实的重托,至于降了钟原官职,成了散议大夫,这些,是萧元彻故意做给那些清流保皇政敌们看的。

毕竟,钟原是一个左右逢源,特殊的存在。

苏凌想了这些,暗暗觉得,此次回龙台查当年户部贪腐一案,怕是钟原那里,他有必要去拜会一趟的。

苏凌想罢,方开口道:“钟大人当年是充州刺史,为何会远离治下,千里迢迢出现在沙凉黄沙镇呢?”

边章笑了笑道:“不瞒苏小友,我亦有此疑问,却并未立时说出来,我与他吃酒叙话,相谈甚欢,我们两人更隐隐有知音之意......我见钟原果真乃是当世名士,这才未有隐瞒,说了我的身份,当他听到我乃边章时,更为敬重,言说我父在日,他便心中敬慕,只恨远在充州,分身乏术,不得当面一见,他还说,今次前来沙凉,原本行程中就有拜会边家之意,未曾想,消息闭塞,沙凉边氏一族如此变故,他竟然到现在才知道......”

“我既表明身份,与他更是无话不谈,这才小心翼翼地问了钟原,为何会来到沙凉之地......”

边章顿了顿,方道:“钟原见我有此一问,这才压低了声音,正色说了他为何要来沙凉。原来,朝廷有意,当时的萧元彻亦有意,改变沙凉高压之策,将沙凉尽快的恢复到正常的局面上来,这样做,一旦沙凉归心朝廷......”

边章说到这里,颇有深意的看了苏凌一眼道:“当然,名为归心朝廷,其实是萧元彻想要扩大自己在沙凉的影响力,他非就困一州之人,心在天下,所以未雨绸缪,想要主导此事,正好你钟原还是萧元彻的人......因此,朝廷也好,萧元彻也罢,都委托钟原亲往沙凉,一则了解沙凉现状,二则搞清楚沙凉门阀大族之间的关系,三则示好沙凉实权人士......以便以后徐徐图之......”

“原来如此,看来不仅是萧丞相,萧丞相身边当有深谋远虑之人啊,否则断然不会如此谋局啊......”苏凌感叹道。

边章神情之中出现一丝欣赏之意,点点头道:“苏小友一针见血,此言切中要害,钟原当时告诉我,这个深远的谋局,乃是出自萧元彻身边的谋主——郭白衣之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