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金印紫绶的绘卷19-诸葛亮篇

这时,玉不识的声音再次传来——

【这“隆中对”一出,刘备如获至宝,视诸葛亮为心腹智囊。

那么这“隆中对”里面的究竟讲了些什么呢?

西晋史学家陈寿在《三国志》中便写了一篇《隆中对》,开篇是对诸葛亮的简单介绍和刘备三顾茅庐,然后便是刘备的问策了——“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玉不识说着,天幕上也适时放出整篇《隆中对》,虽然字幅不长,但里面的内容确实大有可为。

再加上前面玉不识放出来的东汉末年至三国的地图,看着这篇《隆中对》的人无一不感叹诸葛亮的远见卓识。

【陈寿的这篇《隆中对》在语文课中也是背过的,是否真的一模一样我也不知道,但我想两人的谈话内容应该大差不差吧?

其实这内容前面也已经提到过了,主要就是诸葛亮向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首先是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然后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有机可乘,而且只有拥有此二州才可争胜天下;最后更是向刘备讲述了攻打中原的战略。

可以说,诸葛亮是在这份问策的回答中,为刘备成就蜀汉大业规划了一条明确而又完整的内政、外交政策和军事路线,相当周详地描绘出了一个魏、蜀、吴鼎足三分之势的“蓝图”。

而后面刘备也采纳了这份“蓝图”,他按照这个政治方案成功建立了蜀汉政权,和曹魏、孙吴共同形成了天下三分的政治局面。】

“这确实在前面有提到过。”

玉不识真正谈论到的内容,更多的还是一个概括性的简纲,里面涉及到的详细内容一部分会提到,还有一部分在天幕上放出相关的资料,但也有一部分不知道是忘了还是没注意到,都是寥寥几句带过,没有下文。

不过这也不是不能理解的,毕竟天女这样的“直播”,肯定也是以她自己的兴趣和主题为主,想要方方面面都很周全地讲解也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了,而且每个人听了想要进一步了解的内容都不尽相同,也确实还是按照天女自己的步调走比较好。

而他们有着天幕上的资料的补充,时不时地还有来自后世的弹幕点明,其实也还算可以。至少也给了他们能够进行另外尝试的底气,有了原本的“历史”进行对照,已经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