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民之大事在农

【我们现代的播种机多为机械制造,效率很高。但在古代,“手扶耧车,耕牛遍地”才是能够看见的图景。

虽然和现代的播种机效率无法相比,但我国古代发明的耧车在当时已经是世界领先位置的了——

了解西方农业史的人,都应该知道西方直到公元16世纪还没有条播机,——那些不了解的人或许要大吃一惊,但这是事实。

西方在使用条播机之前,种子是用手点播的,这是一种极大浪费,而且他们常常要把当年收成的一半谷物留作翌年播种。

当然,他们情况如何和我们没多大关系,我们继续讲回来,来看看这个领先世界的播种工具——】

【耧车是西汉时期发明的农具,由赵过创作,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种畜力条播机,用于播种,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其中最重要的,是使用耧车一天能播种一顷地,并且可以同时完成开沟、播种、覆盖和镇压等工作,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和质量。】

刘彻往前的朝代,看着都很羡慕,这个耧车,便如前面介绍的曲辕犁,对农事可是一大助力啊!

怎么人才就不在他们的朝代呢?这样有利于国、有利于民的东西多多益善啊!

各个位面的君臣们一边听着玉不识的介绍,一边快速记录着耧车的构造细节。

天幕上,关于耧车的拆解图和示意图直接给到他们眼前,上面的尺寸数据和演进记录很是方便他们抄录。

而随着玉不识的讲解,水幕上不断展示着不同地形使用耧车的模拟场景。众臣看得聚精会神,仿佛已经看到了来年丰收的图景。

而后世使用着耧车的朝代,对此更是连连赞叹。

【汉武帝晚年时期,为了恢复因不停征战而损耗的国力,开始提高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

他任命赵过为“搜粟都尉”,专门掌管“教民耕植”,赵过恪尽职守,开始认真推行起“代田法”来。

而所谓的“代田法”就是在田里开沟起垄,沟垄相间,下一年再轮换过来,沟变成垄,垄变成沟,这样做有助于抗旱防风,恢复地力。

也正是在此推行期间遇到的困难,使得赵过开动脑筋对当时的耧车进行改进,几经尝试,才发明了更适应用于“代田法”播种的条播机,即图片中的这种耧车。

——改进的耧车耧斗下有3条耧腿,因此又称作“三脚耧车”。“三脚耧车”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加上畜力作为牵引动力,可以“日种一顷”,大概相当于一天能够耕种100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