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这首《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是宋词的名篇之一,也是晏殊的代表作之一。晏殊作为婉约词宗师,他写的这首深秋怀人词,是情致深婉的,也是寥阔高远的。
他是怎么写的呢?
他写清晨栏杆外的菊花和兰花,写在轻雾笼罩下脉脉含愁的秋芳,写沾露如默默饮泣的幽色;他还写罗幕之间透出的新秋轻寒,写燕子双飞离去。然后点出了“离恨”一题,以明月光照朱户不解愁绪的无理埋怨来衬词中人对月无眠的煎熬、离恨和惆怅。
是不是写的很美?】
玉不识含笑问道。
而天幕也随着她的声音,变化出相应的画面,其中水墨流转的文字更是牢牢印在观看人的眼中、心间。
【这首《蝶恋花》的上阕写了他的愁,委婉含蓄,款款深深。那晏殊在下阕又写了什么呢?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在下阕,晏殊过片承上“到晓”,折回写一夜未眠后,在清晨登高望远,而生出“望尽天涯”之感。他用词不在婉转,反而增添广远寥廓之情。一个“凋”字,西风落叶,萧瑟肃杀,从萧索的景转到孤独的人,以“望尽”使人从狭小的帘幕庭院的忧伤愁闷转向对广远境界的骋望。
这三句洗净铅华,纯用白描,情致深深,是流传千古的佳句名作。
到了最后,晏殊又写音书无寄,不见所思,整首词在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
实在是让人无法不感叹,声声含情,字字动心。】
天幕底下的观看人都沉浸在这首晏殊的《蝶恋花》那动人的词句和美妙的意境之中。
李隆基搂着杨贵妃,身边酒水琳琅,香风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