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谁敢违背呢?

包括黄忠等人在内,望着张易的眼光更加尊敬;而对原本就持观望态度的赵云来说,这样的事件显然动摇了他对现状的认知——如果这是天意,谁敢违背呢?

但随后张易摇晃了头部,否定了所有人过于激进的想法:“玉玺只是块石头,自古以来,没有人仅依靠掌控一块地方就称帝且得胜。”

“如赵云曾经在幽州服役所知的,叛乱分子张纯和张举便是前车之鉴——企图非法自立的结果是什么?惨遭横死!”

“我们若仅凭这块石头贸然自封,势必会引来全天下的敌意。要知道汉廷余烬尚炽,威望犹存,我们不应做这样的靶子。”

转向刘伯温:“军师,请想想这方玉玺能够换来什么对我们更有利的东西?” 张易边讲边将玉玺交给刘伯温,眼里并没有留下贪婪之光。 刘伯温面带满意之笑,心中亦感宽慰与欣慰。

张易要是脑袋发热真要登基为帝,他真是怕的;然而,他没有想到主公竟然有如此深思远虑!所谓明智之主,

不外乎就是这样的。

刘伯温调整好了情绪,随即道:“主公,在下以为,此印玺唯有交给两个人方有可能换得好利益。”

“首先是洛阳的董卓,我们可以先行将印玺带返回南阳,待董卓入京之际,派遣使节前往,与他谈条件,让董卓呈奏天子,封主公为荆州刺史,这样的话,我们出兵荆州便合乎常理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样做唯一的缺点便是,即便主公说是向天子敬献印玺,天底下也没有人会信,因为那时天子已被董卓所挟制,您的行为几乎等同于亲手把印玺交给了董卓!”

“一旦这样做,主公以前积累的好名声,恐怕都会烟消云散!”

“另一个合适的人选便是袁术!四代三公出身的袁家族裔,是献出印玺的最佳候选人。”

“与袁术相比,尽管袁绍所在渤海同样富裕,但却远逊于前者。”

“另外,袁绍今后的战略重心会在冀州,接着与公孙瓒在北方的势力斗争,我们若将印玺送给袁绍,未必能获得多少好处!”

“再者,尽管袁绍追求名利之心切,但在面临如此珍贵的宝物时,他也必然能控制得住贪婪,保持理性思考。”

“而袁术则大不同,此人贪财无比,即便有忠直之士提醒,他也不可能放弃近在咫尺的宝物不取。”

刘伯温这一番分析,并未对印玺看得多重。在他看来,只要张易的力量强大,就算没有印玺又有何妨?

从前利用诸侯之力来号令群雄的人如项羽,不照样败在刘邦手下?

张易能够不被这枚印玺所动,实为难能可贵,张易对此点头赞同。

刘伯温一番分析下来,实则已经做了一个选择,他在尝试劝说张易通过印玺从袁术那儿交换所需!

选择董卓可以换取官职,但名誉扫地,这并不划算。

接下来就是在袁绍与袁术之间做出选择,

考虑到袁术富有,性格更是贪婪无度,因此他是不二之选!

然而此时的袁术心里可能有一千个不愿意,“我得多谢你了!”

“那么,我们从袁术这里能换到什么呢?”张易询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