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朝廷的决策

“攘外必先安内!镇北军非但不能撤,而且还要调派宕州、晋州兵马,从东线和南线对傅青云的叛军形成三面夹击的包围之势,叛军必然首尾不能相顾,傅青云必除!”

太尉李俊一旁问道:“如此,傅青云叛军之患的确可除,但北境三关之危如何解除?”

太傅朱相如说道:“派出使者与鸮国谈判,割让黄河以北三州。以换取和平。可调派镇西军驻扎于黄河南岸。以防鸮国军队渡河,对我京都造成威胁。待到傅青云的叛军剿灭之后,与镇北军一起再将北境三州收回。”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一片哗然。

“我觉得此缓兵之计可行。河北三州暂时先给他们。日后再收回来嘛。”

“再收回来?你说得轻巧,你们这些书生,没上过战场,根本不知道战场上的凶险,今天让出去简单,要想再收回来,难于登天。”一武将气得差点骂人了。

“不然,怎么办?既要平判,又要戍边,兵力不够啊。”

“再说,即使调镇北军回防,也不一定能守得住。还不如干脆放弃北境三州。”

......

一时间说什么的都有。

“安静。”太监尖细的嗓音响起。

经过一番争论,最终决定采纳太傅朱相如的意见。

一个时辰后,钦差便带着圣旨和虎符出了京都。

一同送信出京都的还有两拨人。

一拨是三皇子烑启亮的人。

另一拨是五皇子姚启铭的人。

雁门关。

一品车骑大将军、雁门关主将郑海龙屹立在城头,手执长枪,望着远处那密密麻麻的鸮国大军,心情无比沉重。两天前,鸮国发起了第一波冲锋。雁门关以不到八千的兵力,抵御十万鸮国人。一战下来,死伤两三千。

再这样下去,不肖一天,这几千人就得全军覆没。

消息送出去了,既不见镇北军回防,也不见朝廷的援军。

自己早就做好了战死沙场,马革裹尸的准备。可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关内数万百姓惨遭鸮国人的铁蹄之下啊。

昨天一早已经通知城内百姓逃向南边。可还是有不少百姓故土难离,舍不得自己的家园,不愿意走。

九原城、高阙城同样如此。

北境三关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