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兴师问罪

紧接着,他又挑选了三十多人,组建了一支情报小队。在通讯极不发达的古代,没有情报,如同瞎子聋子。

同时,还挑选了一批身体强健、身手敏捷的青壮年组建了一支特战小队。

这两支队伍都由他亲自负责训练。

在开展军事训练的同时,还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民生建设和经济改革。

免除了“过路费”和十几项苛捐杂税,什么养殖税、售卖税、宰杀税、城关税、保田税、农田水费、人头税、新生儿税等等乱七八糟的税费。金昌县老百姓简直不敢相信,竟然一下子少了这么多税费,而且进城也不用交过路费了,人人拍手称快。

其次,他还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经商的政策。

如同历史上众多朝代一样,商人地位最低,各级官府对经商的行为又有很多限制,缴纳的税费也是名目繁多,故而,商业很不发达。这就导致商品难以流通,经济也就难以发展。

他不仅解除了很多限制,还把全县的商人请到县衙,当面讲解了鼓励商业发展的政策。降低了七成赋税,有的商品甚至零税收;对商人和经商行为由官府提供保护;商人的地位与其他行业的人一样,子女后代同样可以读书、上学,参加官府的人才选拔考试等等。

商人们个个激动不已,还是第一次受到平等的对待。

在这一系列政策的作用之下,金昌县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大街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酒肆、茶楼、客栈、镖局、布店、胭脂店、杂货店等各项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

政策出台的第二个月,县城的酒楼就多出了一倍,客栈也是如此。

老百姓口袋里有了多余的钱,消费自然也就上去了,每月的集市,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热闹非凡。比凉州州府所在地定城还要热闹得多。

消息也慢慢传到了周边的建昌、西昌等郡县。这些郡县的不少百姓举家偷偷跑到金昌来,安家落户。

而金昌县对于这些外来的百姓给出了鼓励的政策,不但不收取任何费用,第一年还免费提供简易住房,如果身怀绝技的,每月还可以领到官府的生活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