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小宁说:“这地方哪有酒娘?找个时间你帮她祛掉疤痕不就行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凡想想也是,这里的人是不蒸米酒的,笑了笑,没说话。
麦小宁从行李包里拿出一些土特产给一凡,说是她姑姑送的。
一凡说,给我还不是一样放在这里,到时有空时一起吃,放好就行。
中午,一凡请自己小舅子一行人和麦小宁两表姐妹,还有杨珊吃午饭。
李小秋很害羞,问麦小宁该称呼一凡什么。
麦小宁说:“他是大家的哥,你也叫一凡哥。”说后,自己也笑了起来。
下午上班后,一凡交待黄小媛,将今天来公司报到的,不管是去年已登记的,还是刚刚跟着熟悉人一起来的,统统及时补办好入厂手续,安排好他们的食住,免得他们没地方住,流落在外面。
开工第一天,按照签到的员工,每人发了一百块钱的红包,上午十点十八分,蔡兴发副总点燃了几挂一百八十响的鞭炮,一派欢乐祥和的气氛弥漫在公司的每一个角落,整个公司响起了隆隆的机器声。
中午全部员工在餐厅聚餐,总共有六桌,一凡和蔡经理一起举杯祝大家新年新气象,希望在新的一年里、在新的一个地方,大家通力合作,大家齐心协力把公司办好,大家的日子也都好过。
麦小宁端着酒去敬车间里的员工,希望大家把工作做好,保质保量地努力完成公司的一个个订单。
午饭足足吃了有三个小时,有些新招来的员工说,从来没见过公司有这么热闹的,领导跟自己碰杯喝酒的,一凡要的就是这种结果。
开工几天,做的都是样品,第二天,黄小媛拿着从新加坡传真过来的订单给一凡签字,第三天公司正式进入了生产。
公司那套三室两厅的房子,除了丁爱玲还没到之外,一凡跟麦小宁两人住在那里,蔡兴发不在公司住,作为四个主要人物其中的一凡和麦小宁,担负起了整个公司的生产运作。
现在公司员工有六十多人,每个车间上班都要加班,一凡日常工作主要是负责材料的采购,每天有接不完的电话,都是一些材料供应商。
一凡疏通了一下,材料的供应完全没有问题,关键的是一些配件,不锈钢平头仍然从中山五桂山鑫哥那里进,唯一有难点的是铁螺丝和不锈钢螺丝,原来在中山的时候,这部分是直接从香港那边采购的。
一凡记得在莞城购买模座时,听那里的吴老板提过这么一回事,当时自己没有特别留意,拿起电话就拨给了吴老板,对方说,来了莞城时,一起去他那朋友的厂里看看。
一凡答应他见面再聊,然后造了一些配件的名称去找仓库的杨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