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芋泥鸭,猪蹄冻,清蒸黄瓜鱼,贵安糍粑

暮色渐浓,华灯初上,贵安欢乐世界像是被繁星与霓虹精心装点,愈发美得如梦似幻。

罗辰、陈瑞和沙克漫步其间,五彩灯光勾勒出他们的身影,这一天的欢乐与奇遇,随着微风轻轻拂过,在心头缓缓流淌。

沙克揉了揉早就咕咕叫的肚子,笑得眉眼弯弯:“今天玩得太嗨啦,肚子都在抗议罢工咯,真盼着赶紧尝尝更多福州的地道美味!”

罗辰一拍大腿,兴奋地应和:“那还等啥,我对附近的美食了如指掌,有几家店,味道那叫一个‘板扎’(福州方言,形容很棒、很好 ),保准让你舌尖跳舞,咱们麻溜儿地出发!”

三人沿着熙熙攘攘的街道前行,街边店铺灯火辉煌,霓虹招牌闪烁着五彩光芒,将夜色映照得格外迷人。

没走出多远,一家古色古香的餐馆撞入眼帘。木质门窗散发着古朴气息,高挂的红灯笼摇曳生姿,门口张贴的喜庆春联,满是蛇年春节的热闹与祥和,一下就把人拽进浓浓的年味里。

刚一迈进店内,热情似火的老板就快步迎了上来,操着一口地道的福州话,那亲切劲儿就像招呼许久未见的老友:“侬们来啦,快坐快坐!”

罗辰也熟稔地用福州话和老板唠着,手指在菜单上点来点去,敲定了芋泥鸭、连江猪蹄冻、清蒸黄瓜鱼和贵安糍粑这几道招牌美味。

没一会儿,第一道菜连江猪蹄冻就闪亮登场。

沙克盯着这颤颤巍巍、犹如水晶般透亮的猪蹄冻,眼睛瞪得溜圆,满是新奇,伸手就想直接上手去戳,又猛地反应过来,尴尬地笑了笑。

陈瑞眼尖,笑着拿起筷子,夹起一块放进沙克碗里,耐心解释:“这连江猪蹄冻,做起来可讲究了。

家里做的话,先把猪蹄处理干净,拔去杂毛,刮净表皮,切成小块。冷水下锅,加入姜片、葱段和料酒,焯水去腥。捞出来后,重新放入砂锅里,加足量的水,再放些花椒、八角、桂皮这些香料,小火慢炖两三个小时,把猪蹄的胶原蛋白都熬出来。之后,捞出猪蹄块,把汤汁过滤到容器里,放凉后放进冰箱冷藏,等它自然凝固就行。

吃起来QQ弹弹,满满的胶原蛋白,美容又解馋!

福州人讲,吃了这猪蹄冻,来年干活都更有‘力巴’(福州方言,力气的意思 )!”

沙克瞪大了眼睛,忍不住惊叹:“Wow,在美国,我们很少花这么多时间去炖煮食物,一般都是用各种方便快捷的厨具,像高压锅、慢炖锅,几个小时炖煮太考验耐心啦!”说着,他耸了耸肩,双手摊开。

罗辰笑着拍了拍沙克的肩膀,耐心地解释道:“这慢慢熬制的过程,是我们对美食的一种坚守,和你们按按钮操作可不一样。就像福州人对生活的态度,不紧不慢,用心对待每一个细节。

福州有句俗语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美食也一样,得有耐心。”

沙克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拿起勺子挖了一口放入口中,眼睛瞬间亮了起来:“Oh my god,这口感,太奇妙了,以前还真没吃过这么特别的东西!”

陈瑞笑着打趣:“沙克,以后回国你可得自己学着做,到时候给你家人露一手。”

沙克苦笑着摆摆手:“就我这厨艺,还是算了吧,估计做出来,我家人都得怀疑我是不是在黑暗料理界进修过。”

三人听了,都忍不住笑出声。

紧接着,芋泥鸭上桌,鸭肉被炸至金黄,那股焦香中带着油脂的醇厚,与细腻绵密、散发着淡淡甜香的芋泥交织在一起,瞬间钻进鼻腔,勾得人食欲大增。

沙克鼻尖一耸,迫不及待夹起一块,一口咬下去,鸭肉的酥脆、芋泥的绵密在口中碰撞交融,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写满了陶醉。

“这搭配太绝了,我以前可从没吃过这么奇妙的组合!”沙克一边嚼着,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嘴角还沾了一点芋泥。

罗辰笑着补充:“做这芋泥鸭,家里得先把芋头去皮,切成小块,上锅蒸熟,然后用勺子压成细腻的泥状,最好过一遍筛,这样芋泥才够绵密。鸭肉要选肥瘦相间的,切成薄片,用生抽、料酒、胡椒粉腌制一会儿。接着,把芋泥均匀地铺在鸭肉上,裹紧后再裹上面包糠。六成热的油下锅,小火慢炸,炸到金黄酥脆就大功告成。

这可是咱福州的传统老手艺,就讲究这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层次,福州人常说‘芋泥鸭,味顶呱呱,过年吃了笑哈哈’,芋头还寓意着年年有余,新年吃正合适!”

沙克听完,不禁感叹,一边比划一边说:“在美国,我们感恩节吃火鸡,一般都是提前准备好各种调料,把火鸡塞进烤箱,设定好时间和温度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