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9章 网络风暴

用于培训学员的十八号楼,被硬件设计组给占了,棒棒学员上课没了场地。

研究生院管理处就在挨着软件中心十三号楼里,划了一间教室和一间机房用于培训教学。

计算机实践课里包含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课程。

网络从何而来?

正常情况应该扯根电话线进去,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上网,再通过集线器和网线,将机房内所有计算机都接入网络。

问题是,研究生院自动交换机的线架只有五十门,已经占满了。

用都用上了,让谁腾呀?

扩容线架更麻烦,要研究生院向电话局打申请。从申请到批准再到施工,不定得多长时间呢。

五室主任徐新华怕耽误教学进度,寻思从十八号楼扯根网线出来,束到电话线杆上扯进十三号楼大约八十来米,在网线的有效传输距离之内。

刚安排人去后勤申领网线,二室主任宁波找到她,说准备做混合信号验证。

相比于保障教学,项目组的测试肯定优先级更高。于新华赶紧带人去做测试准备,正碰上陈舒从更衣室出来,就把扯线的活儿交给她了。

陈舒一番比划后,感觉距离有点远。加上两侧楼内的距离和上线杆的余量,没有一百米也差不多,已经临近网线的最大传输距离了。

等网线领出来,带着几个五室的人先把线甩通做测试。

果然,数据虽然能跑通,但信号衰减的厉害,上下行速度都不理想,丢包率非常高。

带一台计算机勉强还行,用集线器分配给二十台计算机同时访问网络,肯定得卡成牛拉磨。

趴窗户左右看了看,视线锁定了距离更近的十五号楼。

十五号楼专门用来安置网络服务器,楼内的集线器肯定有富裕的网线接口。

问题是,机房重地,整栋楼都是封闭式的,网线没地儿穿进去。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徐新华才舍近求远的选择了十八号楼。

陈舒自然也知道网线没法穿,但她看的不是十五号楼,而是十五号楼南侧配电房旁边的弱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