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姜匡胤的雄心壮志

商末三国志 小柱哥 2360 字 1天前

“所以,你俩其实早就知道真相了?”姜林将手上的烤红薯掰了一块,放在左边四子姜武定面前的陶盘里,抬头看了一眼分坐两侧的黑月和顺姬,若无其事地问道。

“也谈不上早就知道,昨日惧老……现在是不是应该改口称师伯了。昨日师伯着急忙慌地派人来找我们,说让我们收拾好随身的物品立刻前往安邑城,我和顺姬妹妹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你出了什么事,这么一想,当时我俩紧张的腿都软了。”黑月扭头看了一眼左手边只顾着埋头干饭的长子姜匡胤,失望地摇了摇头,朝姜林说道。

“腿软那是想到马上就要见到我……”姜林又掰了一块手中的烤红薯,放在了右边三子姜文安面前的陶盘里,用手擦了擦孩子嘴角的食物残渣,朝两位妻子幽幽地说道。

“讨厌,孩子还在跟前呢,也不分个时间、场合……”顺姬脸一红,瞪了姜林一眼,又朝对面的姜匡胤看了一眼,好在这孩子的一门心思都在面前的这碗羊肉泡馍和自己的“事业”上,并未注意到父亲和两位娘亲谈话的内容。

“后来路上师伯不顾年迈的身体,不顾队伍里还有三郎、四郎这样的孩童,要求众人连夜赶路的时候,我终于忍不住了,与他争执了起来。师伯见实在拗不过,这才将实情对我二人道了出来。”黑月想着这两日一路上的情形,颇有些劫后余生的感觉。

“夫君,你现在终于找到了亲生父亲,孩子们也知道自己的根在哪里,这是件值得庆贺的事……”顺姬望着姜林异常平静的表情,想着自己的长子姜世民昨日听到惧留孙道出来的实情后,孩子兴奋的一晚上都没睡好的事情,亦是有些兴奋地朝姜林说道。

“你先别忙着改口,你也别急着庆贺,这事,我还没打算认呢。”姜林咬了一口手上剩的不多的烤红薯,语气很是平静地说道。

“为何不认?”黑月、顺姬二人互相看了一眼,颇为不解地朝姜林异口同声地问道。

“谁知道这个老……太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周国现在有求与我大唐国,现在这个老……太师大打亲情牌,无非就是为了让我大唐国能倾尽全力去为其疗伤,能立刻、无条件地出兵协助其赶走入侵的戎人、羌人,他们是不是当我姜林傻。”姜林自家知道自家的事,当别人将这件事当做一件可喜可贺的喜事来看待的时候,姜林必须保持清醒,以防这件事情是不是周国给自己挖的坑?亦或是能否从这件事情里面给自己、给大唐国谋求更多的利益。

“那……世民刚才说要留下来照顾爷爷,你为何默许了?”顺姬想着刚才离开医院时的那一幕,朝自己的丈夫问道。

“世民这孩子,很是精明,做事的目的性很强。他若说想留下来照顾周国太师,自是有他的目的。那个老女人,是周国的国母,那个老……太师,是周国的三朝元老,世民或许是想向他们探听一番周国国内的虚实也说不定。”姜林知道以自己二子的精明,定是能探听到不少的消息。

“那个老女人,是老太师长女,论起来可是夫君的姐姐,是世民的姑母。你一口一个老帮菜地称呼太师,你小心惧老爷子听到了又要揍你。”黑月、顺姬见姜林和两个小家伙都吃完了饭,起身准备将桌上的碗碟收拾一通。

“我好歹已是一国之君,想要和我攀附关系的人不在少数,我自然是要留个心眼。行了,吃完了饭,你们都玩去吧。”姜林摸了摸左右两个幼子的脑袋,两个小家伙溜下桌子,朝外面跑去。

“呃……你怎么不去玩?”姜林望着两个珠圆玉润的妻子纤细的腰肢,本想趁着这个间隙过过干瘾,只是一抬头,自己的长子姜匡胤并没有离开的意思。

“父亲,孩儿这段时日思考了许多问题,一直没想到答案。现在想趁父亲有点闲暇,向父亲请教一二。”姜匡胤一副炽热的眼神望向姜林,仿佛猫见到了荤腥、狗见到了……

“呃……好吧。随我去隔壁办公室。”姜林看了看两位妻子的背影,吞咽了一口口水润了润已经要冒火的嗓子,起身带着长子朝门外走去。

……

“所以刚才你问的这些问题,并不是原理上的问题,这一点你要坚信。父亲谁都可能骗,唯独不会欺骗自己的亲生儿子……呃,你不要误会,父亲谁都没骗,你不要乱想。现在咱们所面临的问题还是材料的问题和加工工艺、加工精度的问题。这些问题只能慢慢来,急不得,一点一点积累经验,一点一点取得进步。明白了吗?”姜林望着自己的长子,仅有十三岁但却在轻武器一道颇有些见地的姜匡胤,还是挺欣慰的。

“我明白了,只要父亲说的原理没问题,孩儿便会寻求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姜匡胤将桌面上的纸张收拢好,这些稿纸上有父亲刚才给自己讲解问题时写写画画的知识点,算是机密的东西,且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自己必须小心收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了,我这些时日不在,国立大学里可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姜林端起桌上的陶杯啜了口水,两位妻子不在身边晃悠,嗓子里的火气小了些,注意力开始回归到正事上来。

“我想想啊……对了,父亲,内燃机成了。”姜匡胤很是开心地朝姜林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