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戛纳电影节

报名戛纳,在刘亦飞看来只是个玩笑。

但林凡却是认真的,虽然他不是传媒专业出身,但有着20年后的记忆,他可太知道宣传对电影的重要了。

上影对这部电影的宣发预算一共就50万。

林凡可不会觉得,就这么点钱能搅出什么水花。至于靠口碑发酵,他虽然对这部《不可饶恕》有信心,但口碑发酵需要时间。

国内一部电影如果拿不到延时密钥,那公映周期就一个月,等口碑要等多久?后世又有几部电影是单纯靠口碑逆风翻盘的,不确定性太大了。

这就是前期宣传的重要性了,也是为什么后世的商业片,花在宣发上的钱甚至比制作费本身都高。

所以,在挑选女主角的时候他选了董旋,这是宣传的一部分。

但这还不够,林凡又盯上了戛纳电影节,只要把电影送去,国内媒体怎么都要来上一条<北电学生电影,登录戛纳>,光这条新闻就至少价值30万。

如果运气好,再得个奖,那价值还会翻番。

一部商业片,林凡自然没有奢望去拿个金棕榈什么的,甚至连主竞赛单元都不指望。

但戛纳电影节又不是只有主竞赛单元,事实上戛纳在内的欧洲3大电影节,都设置了很多非竞赛单元。

《不可饶恕》作为林凡的第一部作品,能参加的单元还不少,像是<影评人周单元>。

这个单元旨在发掘和培养影坛新人,所以只接受导演的第一或第二部电影。《不可饶恕》完全符合报名条件。

还有导演处女作才有资格报名的<金摄影机奖>以及同样扶持新人设立的<一种关注>单元。

说白了,林凡只是要一个参加戛纳电影节的噱头,这部电影是否获奖,他并不在意。

不过哪怕是参加戛纳电影节的非竞赛单元,也有两个难题等着他。

其一就是时间。

戛纳电影节每年的5月举行,而电影报名一般就在四月底到5月初。《不可饶恕》是在3月28号杀青的,留给林凡的后期制作周期只有1个月。

《不可饶恕》不是特效片,制作不难,但想一个月完成,工作量也不小。

为此,林凡也想了办法,《不可饶恕》其实在拍摄阶段,就开始了剪辑工作,这为后期将节省了不少时间。

所以只要不是胶片烧了,或者学校炸了,苦一苦几个负责后期的工作人员,4月中旬就能有成片。

第二就是推荐单位了。

虽然戛纳电影节名义上不限制独立电影人参赛,但作为欧洲三大之一,每年都有世界各地的电影人,想在这儿一举成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