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有劳小哥说说这长平地势。”三人说着,便爬上土山包匍匐着。
“启禀将军,长平位于丹水上游,是丹水防线中韩王山与丹朱岭之间的南北交通要塞,更是长平关的前沿,水流缓而水面窄,地势东高而西低,在空仓岭与丹水之间,是一块狭长的平坦地带,当初廉颇将军因地制宜构建的二彰四尉被王龁修复利用,同时又构筑了沿河对峙的坚固寨垒,与我丹水防线隔河呼应。然秦军营内事宜,小人一无所知。”向导小哥说。
”兵力部署可有概况?“赵括问。
”沿河壁垒与我军壁垒守军数量不相上下,最西北对峙营寨目测少说也有十万之数。“向导答。
“此山包连绵不断,可有说法?”
“空仓岭之西山黄土岭,虽称之为岭,却是如同山包一般。”
”牧弟,看到这地貌为兄想到一个成语。“
”是何成语,让兄长如此激动?“
“哈哈,一马平川!括自感天助我也,这般地势由西北到东南缓低,正好有利我军骑兵冲击,若利用得当,一举可破秦军。”
“兄长言之有理,天时地利人和,长平一战便叫秦人滚回咸阳。”
“走,再靠近些瞧瞧秦军壁垒。”
“兄长,太危险了,三思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走,为了赵国这个险值得!”赵括坚定的目光告诉二人,他的决定毋庸置疑。三人就这样前前后后沿着山岭脚下借着树荫蹑手蹑脚的向着秦军壁垒移动。秦军大营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只见营外更是深挖壕沟,引入丹水,设有鹿角蒺藜等障碍。垒上步一甲、一戟,其赞三人。五步有五长,十步有什长,百步有百长,旁有大率,中有大将,皆有司吏卒长。巡逻的哨兵频频交接,绝无偷袭夜袭之可能。
赵括三人躲在五丈开外的树林下,看着密不透风的秦垒,无限感慨,“强行破防势必伤亡巨大,引蛇出洞势必打草惊蛇,如此两难确实不好选择。
”壕沟硬垒,完全不利于我骑兵冲击,坚壁清野,无疑攻坚的士兵成了弓弩手的活靶子,正面突破秦军防线的概率几乎为零,想要击败秦军怕是要另辟蹊径了。“
”牧弟,不要如此悲观,天无绝人之路,会有办法的,走,我们换个位置再查看查看。“说着,三人便悄悄顺着山岭继续深入,来到一处隐蔽高地,三人站在上面鸟瞰整个秦军大营,”看这阵势,秦军少说也得有十万驻军在此!“
”太少了,至少有二十万秦军才好。“
”兄长不会在开玩笑吧,二十万!攻坚战如何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