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长,不能再等下去了,下逐客令吧。“
”牧弟,说说你的看法。“年轻兄长正襟危坐,头也不抬继续读着手里的竹简。
“廉颇托病赖在长平迟迟不走,牧以为其中必有阴谋。”被称作牧弟的年仿兄长忧心忡忡的说道,“廉颇守长平三年,没有一次是主动出击,后来牧私下调查,这才有了眉目。”
“继续说下去。”
“廉颇乃是中山遗民,此为赵王之所以弃廉颇而用兄长之理由一也。近日牧暗中观察,廉颇逗留这段时日,探望之将校趋之若鹜,即得诏命便应早早离去,他托病不走定然是谋划什么不可告人之秘密。”
“牧弟,这只是你的猜测,不能冤枉好人啊。”
“冤枉好人?兄长,这几人每每升帐议事,看看那几个阴阳怪气的将校,八成是廉颇指使诚心给你唱反调的。”
“不要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没有真凭实据不要信口开河,猜测只是猜测。更何况廉颇将军乃是赵国擎天柱,更有将相和的佳话,岂是你所说的这般不堪。”
“王恒,公孙成等诸位副将皆是廉颇心腹,都是顽固的保守派,牧私下探听到他们几人可都是中山苦陉人啊。”
“那又如何?”
“兄长,确定可用否?”
赵括放下手里的竹简,若有所思,”这些人都不可用?“
”兄长初来乍到,得我王信赖年纪轻轻便统帅四十万大军,可这军中良莠不齐,人心不古,难免对兄长存有二心,更有自视德高望重固然不会把你我兄弟放在眼里,廉颇的副将断然用不得。“
”不用说了,走,随我一起去看看廉颇老将军。“赵括没说什么,便起身离开,留下赵牧一脸懵懵的站在原地。
”老将军,不能走啊,你若是撒手不管,这四十万将士怕是要埋骨长平了。“
”对啊,老将军不能走啊,赵括何德何能,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跟着他如何能打赢这虎狼秦师,老将军不能走啊,只有你才能带着我们走向胜利。“
”老将军不能走啊......”众将异口同声劝说道。
“老将军确实不该走,然而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我王亲诏赵括将军代替廉颇将军主持长平大局,尔等不好好各司其职,在此聚众议论闲杂,难道还要违抗君命,无视军规否?”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未及廉颇开口,忽两年轻将官径直进了营帐,众将犹如触电一般警惕起来,帐内的氛围瞬间剑拔弩张起来,是赵括赵牧二人来也。“即然不舍,那便护送老将军回邯郸,不用回来了罢。”
“赵牧将军言重了,老夫与众将士共事三年,知我年迈,不能抵抗风寒,好心探望,并未有其他非分之想。廉颇知道耽误将军大计,今日必返回邯郸复命,还请将军万万不要为难他们。”廉颇有些虚弱,倚在床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