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流加倍(上)

征兵令 北极星不冷 2995 字 7天前

“敢问武安君若赵国选赵括为长平主将,武安君亲自主持对战,可有全胜之把握?”范睢背着手自信的问道。

“赵括,赵国名将赵奢之子,其将才谋略,用兵之道种种皆无参考,可谓是生平第一战,与之对决,若得小心行事,白起原得一试。”白起斩钉截铁道,“只是如何教赵王换将与赵括,丞相可有谋划?”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反间计?”

“一、廉颇自认功高盖主,悖逆赵王心意,乃是欲拥兵自立,长平的四十万赵军足以让赵国覆灭,可不要忘了廉颇可是中山人;二、在邯郸大肆宣扬阏与之战战后效果,秦人惧怕赵奢,虎父无犬子,秦人也惧怕继父衣钵的赵括。三、武安君病危已入膏肓,无心指挥长平战事;秦王已安排丞相范睢调查王龁,蒙骜暂时接管王龁之职。”

“此计谋是否太过明显,赵国难道不会看穿?”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赵王想尽快解决长平战事,臣的三条计策足以解决赵王的所有疑惑,顺便给了他收权的台阶下,赵王没有理由拒绝。”范睢说完看向秦王,等待秦王态度,白起亦不说话,反倒落得自在。秦王稷眯着眼,“寡人说过:丞相伐交,武安君伐兵,寡人心安。长平大计,别无他法。”

“如此,老臣这就安排。”

“长平主将,寡人欲让武安君亲赴担任以确保万无一失。”秦王稷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老臣以为,既然对外声称武安君病危,长平之主将需有王龁将军继续担任,实权交由武安君指挥,麻痹赵军。武安君前往长平,更要秘密出行,此事只能我君臣三人知道,不可泄露与第四人。”

“何时启程?”武安君问。

“不急,十日后再做计较也不迟。既然是逢场作戏,不如假戏真做,寡人携文武百官前往探望,武安君只需安心在家躺上十日,养精蓄锐,十日后启程!”

“喏。”

......

邯郸赵王宫,赵王正在用早膳,眼前的一碗稀粥,一块大饼虽然让赵王提不起食欲,但勉强果腹已经很不错了,正如孔子那句“三月不识肉味”一般,这般艰苦岁月已经持续了半年已久,这种稀饭配大饼的组合已经让赵王麻痹,有时候都怀疑丧失了味觉,怎么吃什么都无滋无味,喝粥如喝水,咸菜也吃不出咸淡,别说是山珍海味了,就算是能够吃个鸡蛋,都是过分之想。赵王则学会了一项只有太才会的技能,那便是“用膳神游”,肉体眼前是大饼稀粥,而灵魂却是进入另一个维度世界,这个世界里飘过来的是烧鸡、烤鹅、猪蹄,甚至是天宫仙子飘飘而来,端着美味佳肴呈到面前,而赵王丹只需要想吃什么,仙子就会将那个美味送到嘴中......不知不觉,手里的大饼吃完了,碗里的稀粥也见了底,自己肚子里也不知道吃的是美味还是心酸,不过这都不重要,吃饱了就足够了。正在赵王丹还在回味猪蹄的味道,突然被闯入宫殿的平原君赵胜打断,一脸抱怨。赵胜未经通报便进了王宫,火急火燎的大喊:“王上,好消息,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

“王叔,稍安勿躁,喘口气,喝口茶,慢慢说。”

“武安君病危!”赵胜一吐为快,说完便把侍者刚呈上的茶水一饮而尽。

“此话当真?”

“千真万确,咸阳探子亲眼所见,秦王与一班文武陆续到其府上探望,为掩人耳目,皆是便服出入,咸阳商也从阳泉君口中求证:武安君自邯郸脱险虽说捡回一条命,却也落下了反复发作冷热病,加上年龄太大,基本上是命不久矣了。”

“哼,死不足惜!他的双手沾满了六国人的鲜血,真该在邯郸的时候就叫他死无葬身之地,以解中原之恨!”

“一切皆为天意,染上这种病也是生不如死,反反复复忽冷忽热,发作时如同千万蚂蚁啃噬骨髓,若非意志坚强者熬不过十日,白起算得上一代名将,杀人无数,最终落个如此下场,也算是对他的惩罚罢了。”

“白起不参战,廉颇老将就会更有把握战胜王龁,可惜......”

“我王是说:可惜廉颇只守不攻,贻误战机。”

“哎,如之奈何?”

“不如就换下廉颇,用赵括为将,转守为攻,给秦军一个出其不意。”

“寡人又何尝不想转守为攻,但赵括毕竟年轻,战阵经验不足,廉颇虽说谨慎有过,但他从未有过败绩,不肯出击也是有他道理的。”

“王上,难道还没看出廉颇的用心吗?他这是沽名钓誉,爱惜羽毛罢了。”

“何解?”

“廉颇攻齐多有胜绩,此人尽皆知。然对秦战却屈指可数,长平亦是第一战,上党步步败退逼至长平,战前不利,让廉颇已心生胆怯,畏秦如虎。战场战机瞬息万变,廉颇眼里却只有败,畏首畏尾,不敢出战,如何能取胜?此乃其一;而今廉颇六十有六,已是花甲高龄,人老则糊涂,糊涂则胆怯,把四十万赵国希望交到他手里,如何放心,此乃其二;文官惜命,武将惜名,长平也许是廉颇最后一战,如能不输,他也可以像吴起孙武一般,让后人传颂,主动出击的风险他不敢承担,迎战秦军的对车他不去思考,却把所有的问题抛给王上,抛给赵国,全国的男人都在他那,全国的钱粮也都在他那,为成全他不败的战绩,拖垮整个国家,实在太自私,包藏祸心,此乃其三。还请我王明鉴。”

“包场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