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怪你这郡守府门都不关,一个守卫都没有。”
“郡守府除了这竹简能拿回家当柴火烧,还真找不到什么想要的贵重东西哩。”
“哈哈,那就好办了,蜀郡所有的粮食我统统都要带走,越多越好,长平之战可知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长平已经打了两年了,天下人谁人不知,只是苦了这前线二十万将士了。”
“是啊,二十万秦军即将断炊,国中已无粮可征,就算是宫中开支也是一减再减,秦王现在也是一天只能喝一碗稀粥,牙缝里真的是挤不出粮食来了。”
“丞相所言,冰自然是明了,自收到我王征粮令至今,冰更是焦急万分,这蜀地粮食如何运往长平,才是最为棘手之事也。”
“愿闻其详。”
“当年司马错将军入蜀地,经石牛道越七盘岭进四川,经朝天驿往剑门关才抵达成都,部队疾行整整走了两个多月。若是供人行走,倒也无大碍,然而要运输粮草,此间栈道需重新加宽,尚需时日。”
“如此工程定然浩大,来来回回就需要不少时日,敢问郡守可有他法?”
“若通水路时间也未必能够缩短,这巴蜀水系密集,更兼水患猖獗,行船一旦有失那便是船毁人亡,万劫不复,这是其一。”李冰从怀里掏出羊皮地图,指着说,“巴蜀的江河都是先往南流,再往东流,最终都到了楚地,若是走水路,那就有点南辕北辙的意味,这是其二也。”
“陆路太长,水路太险,李郡守可有良策?”
“二郎可有好的计策?”
“丞相、父亲,二郎以为还是陆路运粮。”坐在一侧的李二郎一个激灵,从二人的对话中回过神,“虽说蜀道难运,但出了蜀地那就方便许多,二郎刚刚在想,从成都到咸阳这千余里路程,平坦之路用马车,山地之路用马驮,栈道之路用人扛,路窄则宽之,路绝则修之,如此先遣一支施工队探路,随后再发运粮队,这样便不会有所耽误。”
“丞相以为如何?”
“眼下也唯有如此,蜀郡的库存粮食几何,能够支撑大军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