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匈第五集团军的第五步兵师、第17步兵师,第34步兵师被分配到了华沙南部,他们的目标直指华沙的心脏地带。这是他们的主攻方向,他们要攻占的目标是皇家城堡:这座标志性建筑曾是波兰国王和波兰立陶宛联邦政府的官邸,但现在却被俄国人占据。他们的使命,就是要将俄国人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堡中驱逐出去。
在他们的左侧,是华沙市中心的另一座标志性建筑——维尔安宫。这座巴洛克风格的宫殿曾是波兰立陶宛联邦国家元首的官邸,它的历史价值和重要性也不逊色于皇家城堡。他们的目标就是要夺回这座象征着波兰独立和自由的宫殿。
在他们的右侧,是华沙的另两个重要目标:圣十字教堂和华沙大学。圣十字教堂是华沙最重要的宗教建筑之一,其内部装饰精美,是华沙市民的信仰中心。而华沙大学则是波兰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位于市中心,占地广大。他们需要清理出一条通往这两个目标的道路,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地达到目标。
士兵们按照预定的计划开始行动。他们在炮火的照耀下,冲破了城市的南部边缘,然后向着市中心进发。他们的军车在城市的街道上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车轨,而他们的步伐也越来越接近他们的目标。
得益于波兰军团的帮助,奥军很快突破了俄国人的外围阵地,他们开始向城内更深处进发。受到波兰人起义的影响,城内的俄军陷入了混乱。奥军乘势追击,迅速控制了火车站等重要地点,并开始向市中心进发。
在快要接近维尔安宫的路途中,他们遇到了盟友——波兰军团的起义部队。这些起义的波兰军团士兵穿着平民的衣服,手拿武器,袖子上绑着醒目的标识,充满了斗志。
这时,奥匈帝国部队的下级指挥官,连长米哈伊看到了一名高大的波兰军团军官走了过来。这名军官的身材魁梧,眼神坚定,他的名字叫做亚切克·布热津斯基。
米哈伊和布热津斯基互相问候,并交换了身份信息。他们知道,虽然他们来自不同的军队,但此刻他们都是同一阵线的战士,他们的目标都是解放华沙。
亚切克·布热津斯基详细地向米哈伊介绍了维尔安宫的地形和俄国人的防御方式。
他说:“维尔安宫被坚固的石墙包围,主入口在西侧,有一座高大的拱门,通常被重兵守卫。北侧的墙边有一片林子,俄军在里面设了一些哨所和机关枪巢。不过,宫殿的南侧墙壁附近有一条小巷,平时人来人往比较少,防守相对松散。”
布热津斯基继续说:“宫内分布有俄军的重武器和狙击手,而且宫内的结构复杂,布满了迷宫般的走廊和房间,我们必须非常小心。而且,宫内还可能有被俄军扣为人质的波兰平民,我们不能冒险伤到他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