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高声道:“父皇!儿子的本事您是知道的,让我去,不出一年,保证平定安南!”
朱棣意动了。
两父子一同征战沙场多年,自然是知道老二的水平。
刚准备答应。
脑中忽然想起了那天徐皇后的话。
“可若是高煦当了皇帝......他这些年南征北战,杀气越发重了,妾身是怕......是怕他将来会容不下他兄长啊!”
言犹在耳,此时看到满脸杀气的朱高煦,朱棣心中动摇了。
吴昊见朱棣摇摆不定,便出来建议道:
“皇上,安南小国又不是北方游牧民族,何足挂齿,依臣看,根本不需要二殿下亲自出马,择一老将足够了。”
吴昊说完,没有理会旁边朱高煦投来愤怒的目光。
吴昊需要朱高煦留在京中,为他平衡太子的势力。
这样自己这个骑墙派才能从两边得利,若是朱高煦统兵数十万,两者的平衡可能就打破了。
朱棣其实已经不想让朱高煦带兵了,此时正好顺水推舟,接受吴昊的建议。
“说得对!总兵官由朱能来吧,他老成持重,多年的战争经验应付安南也够了。”
朱能有些犹豫,他年纪大了,最近又有患了病,隐隐感觉自己时日无多了。
可这种带兵进入其他国家,开疆拓土之功实在是太吸引人了。
如果对文官来说,向皇帝提供治国安邦的建议留名史书是最大的吸引力。
那么对武将来说,再也找不到什么比开疆拓土更能让人疯狂的了。
略一犹豫,上方的朱棣的眼神有点变化了。
朱能急忙上前道:“臣遵旨!必不负皇上重托!”
朱棣点点头,想了想,又点了几个名字。
“左副将军是沐晟、右副将军为张辅、左参将为李彬、右参将为陈旭。”
“领兵四十万!征讨安南!”
被点到名字的武将一个个兴奋走出,齐声称是!
吴昊见名单和历史上的并没有什么变化,心中也放心了。
就怕由于自己这只蝴蝶到来,导致出征人员发生变动,历史不确定就不好了。
不过听到兵力是四十万,也算是给吴昊解惑了。
上辈子看史书时,依稀记得好像是八十万兵力征讨安南,看来实际兵力应该没有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