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我们这一批人全部死光了,只要能把那个人安全的送到南方,我们也值了!”
“包括您?”
“包括!”
“那就走吧,汪先生。”
“多谢~”
汪传明自己也不知道他究竟在感谢些什么。
信任也好,支持也罢,只要是能让他们变得富强,能够成就大业,汪传明也就不会在意其他的东西。
当初占据南方的时候,虽然他们势头很盛,进展也相当的顺利,但最终依旧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这世上做任何事情牺牲都是必不可少的,就像这一次暗杀皇帝一样,这里的所有人都做好了牺牲的准备,从出发的那一刻起,他们接到的命令就是——无条件服从汪传明的安排。
现在汪传明竟然罕见的没有像其他领导一样,用命令的口吻他们服从,并且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之后,他们所有人都对汪传明有了极大的好感,也清楚了他绝对不是那种任性妄为的人。
问出那些问题也不过是为了求一个心安而已,无论他回答如何,这帮人都会选择追随于他。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当左大人慌忙的赶回京城的时候,也正好使汪传明这一行人抵达涵成工坊之日。
只不过此时正如汪传明预计的那样,徐来两个人依旧还待在牢里。
由于事发突然,左大人没有来得及完成后续的工作,况且现在皇帝刚刚驾崩,时局还有些混乱,如果这个时候把徐来给放了出去,天知道他会在接下来的几天做什么。
索性你就把他关在牢狱中,吃喝不愁,还不会想一些有的没的。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来处理他的事情。
汪传明当然不知道这些,在回到京城的时候他就已经知道了,朝廷要对徐来动手了。也正是趁着这个机会他才制定的刺杀计划。
他的谋划不可谓不大胆,不仅要在光天化日之下将皇帝给收拾了,更要趁着他们回南方的时候,顺道把徐来给救了。
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徐来要造朝廷的反,对于朱匪来说他们就是天然的盟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的老师也说过: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不要提徐来那一手建立工厂的本事。
当年朝廷从南方撤走之前,可是把所有的铁厂能带走的全都带走,不能带走的要么一把火烧了,要么一口气儿全给炸了。
这也就导致了朱匪从一开始在军队补给方面基本上只能依靠从国外进口。
得益于朝廷裁军的政策,原本打算出口给朝廷的军火物资,海上打了个弯之后便送到了朱匪的手里。
也正因为南方迅速的充当了远东地区的军火市场需求,洋人才没有像对待太平军那样,协助朝廷将他们通通剿灭。反而是亲自出兵,“协理”长江防线。
这也就是为什么朱匪在占领了南方之后一直按兵不动,没有任何北伐迹象的原因。
自己的军火商不允许他们动手,他们怎么敢?仗一旦打起来,军火可就不是那么容易获得了的。
你总得考虑考虑所有人的利益吧!
这样的格局形成之后,洋人突然发现这样似乎也挺好。
军火没少买,该收的银子也要收,贸易不仅没断,反倒是日益增长。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得把他们供起来,要不然但凡是有任何倾向的意图,另一方也就离毁灭不远了。
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次欧陆的形势极其紧张,军火出口被限制甚至是被禁止,这样的平稳态势估计还要持续相当长一段的时间。
没有了后顾之忧的南方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才决定要开始北伐。
洋人至少在他们自己分出胜负之前,是没有余力来插手远东地区的事宜,如此天赐良机他们要不好好把握的话,那可就是真的蠢了。
徐来原本是不在他们的计划当中的,充其量它只是一个变数,可就是这个变数让汪传明看到了让南边军工产业崛起的机会。
一个能让他们自己的部队不再受洋人钳制的希望。
为此他不论付出什么代价,都必须将徐来弄到南方去才行。
还必须得是他心甘情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