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还算晚了的话,那么在此之前皇上在任命官吏的时候,象征性的询问一下老佛爷的意见,走个过场,而不是乾纲独断,目中无人的话,老佛爷也不会如此警惕。毕竟老佛爷也到了那个岁数,就算强撑着还能干几年?早早晚晚的,这天下始终是要还给皇上的。像老佛爷这样的聪明人,要是连这点都想不通的话,他也就不配坐在那个位置上那么多年了。”
“可是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
说到这里荣景的脸上浮现出了些许的绝望。
“要是这些你不相信也就罢了,你可以说这些都是我的臆想。但只要你联系一下这些年咱们朝廷的改变情况,你就能看清楚这一切了。”
“除了象征性的废除了旗人的特权制度以外,为朝廷节约了大笔的钱粮,其他方面吗~呵呵。”
“现在的京师大学堂都成什么样子了?以前科举的时候,时不时还会有一两个穷书生能够金榜题名,可现在呢?光是学堂那高额的学费就已经劝退了穷人,想要进去读书你就要先有钱。更别说在此之前的那些小学,中学,高中等等基础教育。这些花销可不是小数目!”
“再说朝廷的弊政,咱皇上夺权成功之后,这朝廷有改变吗?该收银子的人还不是在收,该逃税的还是在逃税,该给洋人的银子一分不少不说,还加了足足一倍···”
“那是因为南方落在了朱匪的手里~”荣成弱弱的反驳道。
“变法之后5年朱匪才在南方横行的。这5年时间发生了什么,朝廷可一直不敢公开啊!”
荣景语重心长的说道。
“如果这都不信的话,那满大街的‘莫谈国事’又是怎么来的?又为什么会出现在已经改革言论的现在呢?之前支持皇上变法的那些有志君子,还有几个留在内阁的?这些你都没看到吗?”
“说到底,皇上做的这一切其实就是当年汉武帝刚继位时‘建元新政’的翻版。只不过咱们皇上成功了,而汉武帝却失败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当年汉武帝没有遇见那三道神雷。这下你明白了吗?”
“徐来这么做是对的。因为在体系内他想要推行改革,就必须要找到一个能够全力支持他的,并且掌握实权的人。和整个朝廷真正掌握实权的人,又有几个会愿意背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他推行朝廷企业的改革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要知道掌握实权的这些人,他们本身就是利益的既得者,所以他们必然会是这一切的维护者。无论是谁想要从内部改革,首先就得变成他们,然后改变他们。而这个过程中不可控的事情太多了,所遇到的阻力也太多了。”
“举个例子吧。当初我教导过你,不要和傻子计较,你还记得是什么原因吗?”
“记得!”对于这件事情荣成可是记忆犹新,“因为当你和傻子计较的时候,会在不知不觉间将你和他拉低到同一个智商,然后他再以自己丰富的经验来打败你。”
“没错!在朝廷创办的那些企业里面也都是这么回事儿。这帮人平时什么都不研究本职工作,一天到晚挖空心思的研究怎么去对付人,怎么去升官,怎么去巴结。而像徐来这样的想做实事的人必然会成为他们的眼中钉和肉中刺!”
“就像是一群野鸡里面混进了一只洁白的鹤,鹤立鸡群虽然可以非常耀眼的让旁人看见,但结果必然是被那些人给孤立,打压甚至是毁灭。最终所有人都会变得跟他们一样,也只有这样这帮人才能长久的享受这些利益。而现实中远比这个要残酷的多,至少在江南制造局,只要你不愿意和他们同流合污,那么他们就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这种事情可不止发生过一次。”
荣景冰冷的话语让荣成绝望了,他完全没有想到为什么一腔热血居然会以这种形式被浇灭。
在他的认知中这些人不应该是朝廷最坚定的支持者吗?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们不懂吗?要是朝廷亡了,这帮人还到哪里去享受这么好的待遇?
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利益是和朝廷捆绑在一起的吗?
一时间荣成需要好好的消化一下如此多的信息才行。
···
相对于荣府的冷清,另一边的简府现在可谓是热闹非凡。
简老太爷正提溜着扫帚满世界追杀简涵呢。
你要问为什么?
总结起来就一句话。
简涵回家了!简涵看书了!简老太爷觉得祖坟冒青烟了!
然后简涵睡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