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军内最有权势得首领都是在李校武营帐内喝酒玩乐。

他们各自怀里都是搂着姿色出众的女子,这些女子脸上带着屈辱的泪水,无奈接受着这些叛军得蹂躏。

堂内还有一些女子在给他们跳舞助兴,她们身上同样也是穿着薄纱单衣,这些女子一样是姿色出众,看起来像是富贵人家得小姐。

只不过此时她们成了义军首领的玩物,生死都是掌握在别人手中。

义军首领都是农民出身,都是连自己名字都写不出来的文盲。

但是他们的名号一个一个响亮。

例如,李校武外号地煞星,自称天王将军。

义军中有十万众,由大大小小四十多个头目带领着,虽然看似是一个整体,其实更像是临时组织起来的流民。

其中李校武部众人数最多,有近三万人。

次与李校武的就是人送外号“文曲星”的李诩,他和李校武没有血缘关系,但是他是最先和李校武汇集的起义军首领,因此被李校武引为心腹,手下有部众一万余人。

其余那些大大小小的首领,手下都是千余人,能战之士也不过是百人左右。

即便如此,李校武还是给他们都封了个将军的职位,以表示尊敬,同时也是为了拉拢人心。

李校武手下能战之士是最多的,他依靠这些时间抢来的财物,从投奔之人中选出了一部分会马术的青壮组成了一队马步兵,人数约摸两千左右。

除此之外,他手里还有三千能战的步兵,他们武器还算是精良,不少人都有皮甲可披。

其余部众自然是被裹挟的饥民,对于这些人,最多发下一块头巾表示身份,再发下一杆削尖的木棍当着长矛就算是兵卒了。

由于李校武和李诩两人一个地煞星,一个文曲星的外号传出,这些个义军众的将军也是个个找识字之人给自己起一个响当当的名号。

这可为难那些被裹挟的文人了,有时候好不容易取出来一个,结果发现已经有别人用上了。

因为名号重叠导致两方人马大打出手的事情也是出现了好几次。

最后还是李校武让李诩召集义军内所有文人士子,给这四十多个将军一人定了一个名号,这群人才算安分下来。

因此义军中都是些叫做这个星,那个星的,上行下效,大抵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