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通河入海

天命水浒 一剑之刃 2087 字 8天前

晁盖平时忙碌,没有太多时间四处巡游收割民心值,好不容易有这样一个把五万人聚集起来的机会,岂能错过。

只要恩惠施展的好,不贪多,吸引一半的人给我天命值就赚翻了。

在独龙岗与东平府之间,东平湖北侧,有一片山,南侧叫腊山、北侧叫银山,两山之间有一条狭长的平地。

随着晁盖一声令下,梁山主寨和独龙镇的上万基建部队开始在两山中间夯地为墙,架木为梁,短短时间内搭建了可供五万人安歇的临时住所。

晁盖将其命名为银山镇。镇内以千人为一个村,十公里长的距离,安排了五十个村。

并利用方便的东平湖水运,将大量粮食运来,每个千人村设置粥棚五个用于安民。

“天王来啦!”

“天王又来看我们啦”

“果然就跟戏文里说的一样,义薄云天的晁天王啊。”

“天王来了,就不怕饿肚子啦。天王来了,希望就有啦。”

...........

晁盖骑着马一个村挨着一个村转,天命值蹭蹭上涨。十公里的距离一天就能转完。

明天我还来!

粗粮价格一石0.6天命值。一石粮食可以供应一家省点吃一个月。而只要一家人中有一个给自己提供1点天命值,自己就能赚0.4。

这买卖稳赚不赔啊。

“盼天王,迎天王,天王来了有糖糖”

一群孩子们蹦跳着在晁盖一行的马队后面追赶着唱道。

“给糖!”

晁盖哈哈笑道。这也是他收买人心的小手段,糖块才值几个钱。

施粥、给糖只是初期稳定人心的手段。当人心稳定下来之后,晁盖又拿出了穿越者都会的技能---以工代赈。

晁盖在这五万流民中招募劳动力,开出青壮每天5斤粮食、老人每天3斤粮食、妇女每天3斤粮食的价格,招募人力挖掘人工河。

晁盖准备把东平湖与北方的五丈河挖通,连接起来。

五丈河又称北清河,从东京汴梁一直通向了大海,在东营进入大海。后世的黄河决堤,夺北清河入海,才形成了现代黄河的格局。

后世很多人误以为北宋时期东京汴梁是在黄河边,其实不是。徽宗时,黄河是在郑州附近一路向北,从北平天津入海的。

历史名画清明上河图里的河流,并不是黄河,而是五丈河。徽宗朝还只是一条宽宥五丈,清澈明亮的河流,是东京汴梁通往大海一条重要的运输水道。

晁盖想要做的,就是将梁山水泊与这条河道打通,霸占这条水道,让八百里梁山的船只能够一路向东,进入渤海。

从风水上来说,这叫龙入大海。

从商业来说,这叫打通商路。

从军事来说,这叫抢占先机。

宋庭不可能一直看着梁山水泊的水军肆虐,以他们庞大的体量,迟早会打造出比梁山水军更大规模的船队。

与其等着敌人慢慢变强大,不如主动出击,主动扩展梁山水军的生存空间,水军入海,把住海口,建设自己的海军部队。

九月二十五日,连通东平湖与北清河的“小清河”工程正式启动。

五万流民为了储存过冬的粮食,踊跃参与劳动,青壮、老人、妇女参加人员多达三万五千人。

晁盖亲自监工,亲自指挥,伙食供应更是丰富,天命值又是狂收一波。

留在银山镇的一万五千妇孺,晁盖也没有放过,三不五时的过去慰问,带去糖果和细粮。

十月十五日,一条长十里、宽十丈、深两丈的“小清河”连接了东平湖与五丈河。

晁盖攫取的天命值也达到了四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