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历史上少有的经济王朝,他的经济繁荣,税收富足,到徽宗朝,每年财政收入在九千万贯左右。结果面对女真的进攻,一个冲锋就被打垮,几十万禁军如鸟兽散。
明末崇祯拿着每年四百万两的收入同样对阵女真,能坚持十七年,真可以说是了不起了。
北宋每年九千万贯的收入,钱花哪儿了?
全国八十万脱产的军卒要养,需要钱!
全国2.4万官员,及其男家属一岁就开始要发俸禄,需要钱!
2.4万官员周边还有30万小吏需要养,需要钱!
30万小吏手下有些衙役和帮闲需要养,需要钱!
周围诸国都是大爷,每年需要送岁币,需要钱!
那百姓和国计民生呢?用王安石的话: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者也!
所以,百姓贡献的九千万贯的财富,被大家花一花,再扣掉官员的孝敬、海上的飘没、路上的消耗、各种火耗、层层过手之后,落到皇帝手里的,也没几个钱儿了。
所以也就养成了宋朝朝堂每做一件事之前,都要算一下经济账。
比如,打仗是要花钱的。
打赢了要钱,
打输了更要钱。
不打仗,就不用花那么多钱。
要收复幽燕,要兵渡辽河,要攻打西夏,结果一盘算,发现短期内要承受巨大的财政损失,回本更是需要几十年。
那干脆就不打了。每年用岁币买个平安,也比打仗花钱省下许多。
即便被进攻,不得不反击,只要胜了一次,拿到谈判的筹码,立刻进行谈和。
拿钱买和平,买来了和平,一并卖掉的却是民心。
大宋朝廷就是这样一步步让百姓失望中失去了神圣性,禁军就是这样一次次热血被浇灭失去战斗力。
金国或许就是通过童贯赎买北平城,窥破了大宋虚实:一群账房先生统领的部队,又能强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