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嬴政正面露思索之色,那朝堂此起彼伏的都是劝谏之语。
“陛下,我大秦自有秦法治国,不可朝令夕改。”
“陛下,堂堂天子,不可挖人祖坟!”
“陛下,吾大秦礼仪之邦,不可学那暴明呀!”
嬴政:大秦礼仪之邦?不是说我大秦是虎狼之国吗? 暴明?不应该是暴秦吗?
你们原来都怕呀!
[而百姓在遭遇盘剥,不公平对待之后,不仅仅会对收税官员有怨气,反而会集中起来针对朝堂皇帝整个国家,而怨气达到一个极限,那可真就: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
官吏的所作所为只会反噬在国家身上,你秦国可真不是东西,还是当初楚国、燕国时候好。
楚国燕国时候真的很好吗?并不,只是对比之下显得反而有点好。
反清复明不是因为大明真的有多好,而是大清更烂。
当民众已经活不下去的时候,你法律再严苛也没有用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兄弟们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吃他娘,喝他娘,不当差,不纳粮,闯王来了不纳粮,大家开门迎闯王。]
大明 崇祯年间
崇祯看着自己满身补丁的衣服,喃喃自语道:“朕所作所为都是错的吗?”
突然脸色一变,狠辣的说道:“君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王大伴,去把锦衣卫指挥使还有禁军统领都叫来,再把朕内帑里面的金银丝绸全拿出来,朕要犒赏禁军和锦衣卫。”
王承恩有些不解的问道:“皇爷,就靠锦衣卫和禁军也打不过闯逆呀?”
“呵,大伴,朕不打闯逆,朝臣不是都说没钱吗?朕也学学太祖成祖抄家灭门,朕倒要看看有没有钱。
反正大明不是亡在闯逆就是女真手里,朕已经是亡国之君了,朕走之前把这群贪官污吏都带走,也算是朕为这天下百姓最后做一件好事吧。
小主,
去吧,朕去太庙向各位先祖请罪去。”
[度量衡的不统一导致不管是国家还是百姓税收的成本极速升高,而一个个民众的任何一件小事汇集起来那就不是小事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
就像谈恋爱一样,你为女朋友做了一百件感人的事,她不一定记得。
但你那天要是做错了,惹她生气,她这一辈子都不会忘。
换成国家也是同样,秦国发布一百条一千条利民的政策得到的民心。
只需要一条害民政策,那就能把好不容易得来的民心消耗殆尽。
所以度量衡的不统一不仅仅是增加了秦国的税收成本,还影响着人心所向。
如果文字是官僚制度的地基,那度量衡就是整个官僚系统的基础工具。
统一度量衡不仅仅可以减轻税收难度,还可以量化的对各地官员进行统一的绩效考核。
魏地官员今天收税收了一百石,楚地只收了八十石,难道魏地官员更努力?
不,仅仅因为计算标准不一样,楚地的八十石有可能是魏地的一百石,甚至一百二十石。
可你能说魏地偷奸耍滑吗?人家也没有呀,人家就是按照当地计量标准来的。
而且发工资也是一个很大问题,古代官员俸禄都是以粮食为主,当然也有像我大明这种,发丝绸、胡椒等奢侈品,你们自己去卖,卖了在自己去买粮食。]
朱元璋:你这后人不懂不要瞎说,丝绸胡椒很贵的好不好?朝臣还占朕便宜了。
[而给刚刚统一的庞大帝国官员发放俸禄,你是按照何地标准发放?
即便你直接发金银铜钱也要先拿粮食做一道换算。
而整个官僚系统突出的就是一个上下有别,而过去形容官员级别尤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