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街边初见锦衣卫

锦衣之殇 甘居下 2191 字 8天前

等官府人员解散,街上又恢复了之前的熙熙攘攘,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这时那中年夫妇提着菜篮子走到早上摆摊的地方,将刚刚装进去的菜又一棵棵地拿了出来,整整齐齐地摆好,那刘爸随即叫卖着:“卖菜咯,卖菜咯,自家田里种的蔬菜,今天早上才摘的新鲜蔬菜!”

临近中午,刘爸刘妈的带到集市的菜已经卖的差不多了,仅有一些挑剩下的实在是卖不出去,只能留下来自己吃,便索性收摊了。

刘勉带着刚刚遗留的震撼跟着刘爸刘妈回到所住的土阶茅屋,将前几天扔掉的圣贤书找到,全神贯注的开始学习。刘爸刘妈见了甚是感觉不同寻常,说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刘勉只道:“我要考进士,光宗耀祖。”

奈何刘勉确实不是考试的料,只是满腔热血,没有读书那个脑子,唯独三年前过了院试,成了秀才,之后便落榜:刘勉终是死了考取功名这条心。

恰逢建昌卫指挥使反叛,四川都指挥瞿能在四川境内各地招兵。

跟着刘爸刘妈干了一天农活的刘勉,傍晚回家时在路边上看见了那帖在告示栏的征招令,一路上精研覃思。

进屋擦着刚刚落在身上的雨的刘爸,看到在屋里来回踱步的刘勉,不厌其烦问道:“你晃来晃去干什么?”

刘勉没过多解释,只道:“我在想事情。”

“快把身上擦擦,别受寒了。”刘妈说着递过来一块粗布。

刘勉接过那块粗布,擦着头上的水,瞥过周围的瓮牖绳枢,不免疾首蹙额。

看到刚刚擦完身上的水的刘爸刘妈,拿着罐罐碗碗接着屋顶漏的水,刘勉终于下定决心,心一横:这圣贤书也不读了,直接去卫所建功立业,回来照样光宗耀祖。便对那接雨水的刘爸刘妈喊道:“爹、娘,我想去卫所。”

刘妈听到这句话大吃一惊,拿着破碗接水的手停了下来,不知刘勉怎么有这种想法,便问道:“自古以来,哪有人主动去当兵上战场的?不都是被抓过去的?你怎么就想不开,去干那种不要命的事情?”

刘爸也放下手中的碗罐道:“去什么卫所呀?你进去就是个炮灰,没任何意义。你能中秀才,你娘和你爹我已经很知足了:至少在这常家村再也没人欺负咱们。”

“本来我还指望着你再考个举人、进士就能入朝做官,做个文官比武夫要好。能提笔就不要提刀,既然考不上就算了,你就老老实实地在家里待着,等过完年给你介绍们亲事。咱老刘家传到我这就留下你这一根独苗,不管怎样你先给我留下种再说。”

听到自己父母说出这些话,刘勉不禁有些失望。原本以为自己的父母善解人意,没想到和之前那男孩的父亲一样不明事理,便学着之前那员外,站在道德的制高点道:“爹,娘那么说就算了,你怎么也这么说?你可是从战场上下来的人,何时变得这么贪生怕死?”

那刘爸听得这话顿时怒道:“就是因为我上过战场,所以我知道战争的残酷,不希望你受这种苦!你以为你能够决定战争的胜负?以为少了你,战局就会发生变化?其实,你去了卫所、上了战场,也只是战争中的一颗棋子,由那些元帅将军们控制着棋局,你没钱没势的去了也只是炮灰而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刘爸的话和之前那男孩父亲的话竟然如出一辙:看样子这些中年人都是些自私自利、麻木冷血的家伙。想到这,刘勉愤愤道:“爹,你不觉得说这种话很丢脸吗?大明养着你,你还说大明的坏话,身为曾经的武官,你好意思吗?你的儿子能够报效朝廷,你应该感到光荣。”

刘爸怒不可遏道:“光荣个屁,真是圣贤书把你给读傻了!我只想你活着,大明没你想得那么好,从战场上下来的那些人,就像用完的垃圾一样,不会有任何好处。你要是能科举做官、飞黄腾达自然是好,但是想进卫所建功立业,那是想都别想!”

刘勉不耐烦道:“够了够了,自己不知道自力更生,就知道要大明养。我看,您老人家才是打仗被打傻了呢。”

“啪”的一声,刘妈一个巴掌扇在刘勉的脸上,伤心落泪道:“你怎么能这么说你爹?你知道你爹为什么不让你进卫所吗?你才十五岁,有理想、有抱负是好事,你爹和你娘我曾今一段时间颠沛流离,就只是为了保护好你,让你安全平稳长大到现在!”

“对,我才十五岁,我才不要一辈子待在这里!”刘勉吼道:“我想走出去!走出这座大山!去京城!回来后光宗耀祖!青史留名!”说着抹了抹泪朝里奔去。

“算了算了,由他去吧。”刘爸叹了叹道:“我们曾今带着这孩子远离闹市争端,来到这世外桃源,可如今这孩子却想走出大山呐。山的那边是海吗?山的那边是更高的山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