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铁血残兵,仙骨铮铮

“传达我之令状!”

沈天石紧握手中飞天战刀,毅然决然地离开,留下魏安而不顾。

凤威宗弟子当夜便从东郊慈云寺秘境外的大营启程,家中亲人近在咫尺却未能归见,反而以骑兵开道,全军携带着所有物资急赴密云。

在这东路清廷修士主力与西路偏师之间,沈天石选择了主动反击西路,意图首先击溃那些相对薄弱的蒙古八旗势力!

当夜,京畿地域,一队队身穿甲胄的身影如钢铁洪流般滚滚前行。

三日后,密云要塞营地。

厚重的大门徐徐开启,沈天石轻舒一口气,幸亏他这一步棋走得正确,一路之上并未遭遇成建制的清廷修士队伍。

偶遇些许阻挠,他们奋力冲锋一阵,那些清廷修士似乎并无死战之心,纷纷退避。

原来,西路清廷修士主要由蒙古八旗构成,此时正忙于四处掠夺财物,对于深处山区沟壑之中的密云要塞并无太大兴趣。

这里既没有可供吞噬的灵气,也没有珍贵的法宝,更别提能够捕捉到的修炼女子了,又有何值得他们浪费时间?

于是,这也给凤威宗弟子们创造了良机,趁势潜入山沟沟内的密云要塞。

原来此地的密云要塞规模宏大,不仅背靠仙脉长城,还拥有着完善的防御体系,更有修士驻守其中!

这处要塞是谁所建呢?正是那位战略眼光卓越的戚继光戚大帅!

在万历初年,戚大帅北镇蒙古之时,便在此设立了密云要塞大营,并自此开始精心筹备要加强这里的防御。

他命令匠人们以天地灵土筑基,外层包裹灵砖,建造了大量防御工事;同时对仙脉长城进行了大规模改造升级。

大明的能工巧匠运用三合土为核心,外覆灵砖,城墙上的箭垛更是采用特殊材料炼制而成,构建出一座名为“空灵守望台”的独特建筑。

到了万历九年,蓟、昌两州范围内已建成超过一千五百座这样的空灵守望台......

在密云大营所在的沈边地域,耸立着一道贯穿时空的宏伟壁垒,那是人间界最为完整且神奇的修炼防线——万里修真长城。

没错,这就是戚继光,那位威震仙凡两界的戚大帅亲手构筑的杰作!

崇祯十八年,三月十八日。

沈天石,领率着隶属于凤凰真炎军的主力,一举占领了密云大营,总算在这片险要之地有了立足之处,得以准备一场仙凡之间的浩大战役。

“传令下去,立刻布置护山阵法!”

随着军队在密云大营四周全面展开,并加速布置防御阵势与禁制。

沈天石环顾四周,只见那些大小各异、形态独特的修炼楼阁依地势而建,矗立于制高点上,尽显其凌冽而又庄重的姿态。直至今日,这些蕴含着古老阵纹的防御设施依然保持得相当完好!

“真是愧对祖先啊!”

沈天石轻挥手腕,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心中暗自思量:如此坚固的大营怎能就这样荒废?只因千古功臣张居正仙逝后,戚大帅在朝廷失去了庇护,被世俗之流的言语攻击,被迫离开了权力中心。

自此以后,密云大营陷入了荒凉,空耗了戚大帅的一片拳拳之心,那些短视之人真是愚昧至极,简直就是在糟蹋家业!

曙光破晓,天际微明。

密云大营内,三百多位白发苍苍的老兵挺直腰板,排列成整齐的队伍,恭敬地站在沈天石面前。山风猎猎,寒意袭人。

这些老兵个个骨瘦如柴,有的缺少手臂,有的腿部残疾,但他们仍然屹立在寒风之中,身姿笔挺,昔日英姿若隐若现。

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千总之首上前行礼:“属下戚胜,参见总镇大人!”

原来他们是戚家军的遗脉!

沈天石心头一阵酸楚,眼眶湿润。“老人家,请起来吧。”

这些已至六七十岁的残兵老将,正是当年伴随戚大帅纵横仙凡战场的戚家军精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