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营中诸将都觉得太史慈不会回来了,孙策这是在放虎归山,是以立竹竿为信,看到了正午时分后,太史慈是否归来。
“欲图大业,宜先用人,宜先用人者,宜先不疑,如此忧心忡忡,怎能取信?”孙策教训了诸将一通后,感慨道,“父亲在时,留下两件宝物,一件是那传国玉玺,我已用它换来兵马,另一件就是这柄宝剑,我今天要立此剑为誓!”
说罢,拔出竹竿,将自己随身宝剑插在当中。
“我孙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观子义乃信义之士,到正午,子义必归!”
众将听了,皆默然不语。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孙策倒是在营帐中安稳坐着,看着竹简。
反倒是麾下将士替他感到焦急,原本只是他们私下在赌太史慈是否归来,而今却又添上了主帅威信,如何不急?
“主公,已到这般时刻,不见太史慈回来,主公真不该把他放了。”有性急的已按捺不住说道。
“主公不该轻信那厮,您看,天已至此,还不见踪影……”
“八成是早跑了!”
孙策波澜不惊地问道:“天到几时了?”
“即刻正午!”
孙策先是喝了口水,随后笑道:“众将莫急嘛,我与子义约定的是正午相见,时辰未到,怎能断定子义不来呢?”
“来,随我出去看看。”
众人出得军帐,但见宝剑之影,只余剑柄部分,日头马上便要升至最顶端。
孙策及众将皆屏气凝神,安静等待。
直到最后一刻,方听得马蹄声近,孙策回头望去,果见太史慈策马奔至。
“我来迟否?”太史慈朝孙策单膝下跪,行礼道。
孙策这才暗松一口气,走过去拉起太史慈的手,将他扶起来,引到宝剑处,指着剑影道:“恰到正午!子义乃仁义之士啊!”
太史慈回头指道:“请看!”
只见大批人马随后便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