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虽然卫家最近颇有些“仁义”的好名声,但是却盖不住多事之地的恶名,好在买货的还大有人在,毕竟灯油蜡烛是百姓生活必须……
终究还是一个祥符县郊的年轻后生来了灯烛铺子做工,年轻人身子骨结实,急着想在东京城内有个落脚的地方,又不怕琐碎危险,倒是与卫家一拍即合。
那晚卫昶送饭的时候,怀夕知道了灯烛铺子终于招到了人,一脸苦笑的吃饭。卫昶看着这样子的怀夕,开口问道:“前些天那些想做帮闲的人,你是不是认识?”
这一问怀夕登时傻了眼,“你看出来的?”
“你真认识?二叔派来的人吗?”,随即卫昶解释道:“但是我爹就说这几个要么是二叔的人,要么是西夏人派来的,又或者是皇城司暗桩。还有我爹让你找机会转告二叔,不要让他的人进入我们家,你除外。”
这几句话说的怀夕脸上青一块白一块,幸好有义父背黑锅,卫杰还不知道这几个人是她做主派去的。
也幸好怀夕一直都不是话多的人,所以她的沉默不会引起卫昶多想,其实就算卫昶想到什么也会帮她隐瞒,毕竟她是卫昶的“外室”。
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卫昶这么天天给怀夕送晚饭,被人偶尔发现也不是稀奇事,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发现的人都很默契的选择了沉默,可是今天好巧不巧的遇到了一个不怎么习惯沉默的人。
就在卫昶出门的一瞬间,怀夕站在院门里朝他道别,就在卫昶在门外与怀夕告别的时候,一个熟悉的身影叫了他一声。
竟然是邻居李家的大娘子,这位李大娘子平日里卫昶见到都是称呼其为李大嫂,她是李家的童养媳,年纪比月华大两岁,平日里与月华感情不错,都有童养媳的经历,使得二人更说的来。
李大嫂与月华不只是经历雷同,性格也有相似的地方,发火的时候都有些可怕,不同的是月华偶尔暴躁,李大嫂偶尔冷静。
关于李大嫂还有一个故事,她大概七八岁刚到李家没多久的时候,李家不知道为什么在院子里养了一头黄牛,一次黄牛趁着院门没关挣脱绳索跑了出去,李大嫂面对这个情况,没有选择在牛身后追赶,而是绕路到牛的前方,张开双臂挡住黄牛的路。
她没让路,牛也没让路,她飞了,牛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