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利义满,咱听过他的名字,听说他对咱们的皇帝很不恭敬。”朱元璋微微皱眉。
他唯一知道的,就是足利义满这个名字......
大明建国之后,东瀛的足利义满也派人来送上贺表,只是其中言辞却是极不恭敬。
说什么日出之处天子,向日落之处天子贺。
这口气,竟是将堂堂大明,跟他东瀛并列!
当时朱元璋就对其极为不喜,所以印象也颇为深刻。
只是......只是知道这些却还不够啊。
他不由得扫视了在场人一圈,最终是目光落在了孔希学身上:“你对东瀛知道些什么?”
孔希学虽是个腐儒,但家中典籍够多,要说在场之人中,谁最有可能了解东瀛,那应该非孔希学莫属。
可此时......孔希学却是瞠目结舌:“小人学的都是治世之学,这区区东瀛,哪能跟我天朝上国比肩......”
朱元璋一阵皱眉,显然,这孔希学也是个骄傲自满的......对东瀛也是一无所知。
当下他不由得又是看向任以虚,忍不住问道:“你再给咱说说东瀛?”
“他们四分五裂,是不是应该挑唆一下?”
“该如何下手?”
身为帝王,他下意识就想到了合纵连横之术......
当年在元末乱战之中,他也是通过不断的挑拨离间,合纵连横,取得最后胜利的......
而此时,任以虚却是欣赏的看了他一眼,点头说道:“不愧是做生意的,就是阴险,跟我想到一块了。”
“但应该没那么容易。”
朱元璋却是微微皱起眉头:“他们毕竟是同族,大明却是外人啊。”
合纵连横之术,他是在元末战乱之时,频繁使用,但基本上,都是跟义军合作。
而义军,可都是汉人!
之所以总是能合作成功,也是因为大家都是汉人,对蒙古人同仇敌忾。
同文同种的同胞,总比外人可信。
这导致,哪怕是有些义军跟元朝合作,但其实也只是光领俸禄,却都是消极怠工,不怎么杀敌的..
甚至被招安的义军,遇到其他义军之时,往往会网开一面,将其放走。
若是明朝人,以外来者的身份,去搞合纵连横,却是很难取信到东瀛人的......
这是个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