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兵器的场地也要选一个,不行就将张家的田地给你们做靶场,可以在这个区域任意实验任何武器!”赵杏儿说。这也是毁家救难了。
小主,
“再多制作一些军粮吧!”蒙恬也点点头。
张村的规模,已经相当一个小城市了,新的防御,在村寨之外又加建了一道砖石的寨墙。虽然只能用砖木结构、用粘土来粘合砖块,肯定比不上张诚熟悉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但是在蒙恬的规划之下,这道寨墙建设的又厚又坚固。小城三里方圆,新寨墙内部也能容下数万人生活。又有一道城墙延伸到木工坊方向,沿着木工坊周围,又建造起一个小城,虽然小城只有2里见方,但是也能容下上万人生活。
赵杏儿征求张魁的意见,说当前天下动荡,为避免张村受到冲击,需要抽调各工坊库存的资金,大量采购粮食、雇佣流民。赵杏儿连日奔走在铁作坊、车辆厂、手套厂之间,求得各方面股东的支持。
已经做了乡啬夫的张魁,对保护张村自然是一力支持的,并且在高奴县区域巡视地方的时候,放出风去,说张村愿意高价购买存粮、高价雇佣力工,一时之间,高奴县的农户家的劳力渐渐就聚拢过来,在张村的安置区落脚,参加到张村寨墙的建设。
牛羊猪鹅被宰杀,用盐巴腌制风干。制好后收拢到张村的大库中。
村中支起大锅,把谷子在大锅中翻炒成为熟米,再重新装入麻袋。放置到专门的库房中。这些熟的谷米,用热水一冲,搅上一勺熟油,就可以作为战时的口粮,配一撮咸菜,就是很好的美味。
张村和副村也打下了全新的水井,这下全村用水也不需要到河里去挑水,生活倒是方便了很多。
村民们并不能理解即将到来的战乱,只不过张村给的工钱多、收购粮食牛羊的价格好,那就投奔张村、把家里的粮食物资尽可能的卖给张村呗。这就是资本的力量。
而工余时间,蒙恬带着一波学生,指导村民进行队列和矛戈的训练……这也都是高奴县常见的民兵训练内容,每年冬季,男丁们都要做这些训练,只不过蒙恬的要求更严格一些而已,既然训练也有日常口粮,哪怕是游民也没有拒绝这些训练的。
一时之间,张村这面倒是聚集了三五万的人口,大兴土木进行建设,有了砖窑、焦炭窑、石灰窑的出产,不过月余,张村和副村的城寨都建设妥帖,民兵训练也大见成效。
按照秦法,兵甲弩箭都是禁忌,民间不得制造和使用。但是张村有木工坊,有寺工派来的子弟,张村自己悄悄的制作了大量配件。训练的时候都使用杆棒,手弩的弩臂和弓都分别制作好屯在库房里,矛戈的头也都由铁作坊加紧浇筑入库。这些矛戈只要打磨,安装上,就是非常好的兵器。
几个在陶瓷窑做技术研究的学生,甚至制作了陶瓷磨片,装在人力磨床上,蹬起轮床,磨片高速旋转,一上午能研磨上百个矛尖……
整个张村,用十年积累的手工业,转瞬间就变成了一座巨大的兵工厂。
公孙尼子虽然对防御的事情也很上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却发现,整座村子似乎正在向着墨家的方向发展下去,也只能是摇头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