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吐蕃风波

战场上,刀光剑影,喊杀声震天。士兵们挥舞着刀剑,与吐蕃骑兵展开了殊死搏斗。鲜血染红了土地,双方都有不少士兵倒下,有的士兵在临死前还紧紧抓着敌人不放。

在一次边境冲突后,一位满身鲜血的大唐斥候骑马奔回营地。他的铠甲上满是血迹和刀痕,就像从血海里捞出来的一样。他的眼神中却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仿佛要把敌人都烧成灰烬。他跳下马背,“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对着将领大声喊道:“报,将军,前方五十里有一股吐蕃人,他们洗劫了那个村寨,伤害我们的百姓。前面那个村子已经没有活人了。”

士兵们个个义愤填膺,握紧了手中的武器,齐声高呼:“为大唐而战!”那声音如同滚滚雷声,在边境的上空回荡,震得山谷都嗡嗡作响。

吐蕃军队也不甘示弱,他们凭借着对高原地形的熟悉,在边境的山地和草原间与大唐军队周旋。他们的骑兵在高原上如履平地,就像一阵风一样,利用地形优势,一次次用小股骑兵冲击大唐军队的防线。吐蕃将领大喊:“冲啊!让大唐人知道我们的厉害!”双方没有全面开战,而是陷入了僵持状态,战争的阴云如同浓重的乌云,笼罩在西部边境的上空,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边关急报传至长安,宫廷中,气氛肃穆得像一座冰窖。太宗李世民站在朝堂之上,目光坚定得像两把利剑,他大声下诏:“命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率军进攻吐蕃。朕相信侯君集定能不负朕望,奏凯而归。侯君集,你可明白?”

侯君集赶忙领旨,跪地高呼:“陛下放心,臣定当竭尽所能,击退吐蕃,保我大唐边境安宁。陛下如此信任臣,臣就是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吐蕃人此番挑衅,臣定要让他们付出代价,让他们知道我大唐的厉害。”他心中既有着对天子信任的感激,就像干涸的土地遇到甘霖,也有着对即将到来的战争的豪情壮志,仿佛自己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他深知此次出征责任重大,不仅关乎大唐的边境安全,更关乎大唐的尊严,这是他作为大唐臣子的使命。

侯君集率领大军向着吐蕃进发。一路上,大军浩浩荡荡,旌旗蔽日,那场面就像一条五彩斑斓的巨龙在大地上蜿蜒前行。士兵们的脚步声整齐划一,如同战鼓一般震撼人心,“咚咚咚”的声音传出去老远。

当弥道,位于大唐与吐蕃边境地区,地势险要得像一头凶猛巨兽盘踞在此。这里山峦起伏,那山峰高耸入云,仿佛要刺破天空;峡谷幽深,就像大地张开的黑暗巨口,深不见底;气候多变,时而狂风呼啸,飞沙走石,那沙子打在脸上就像刀割一样,让人睁不开眼;时而大雨倾盆,道路泥泞得像一锅粥,士兵们每走一步都要费很大的力气,行军艰难得像在爬天梯。

侯君集骑在马上,望着前方的山川,眉头微皱,心中盘算着作战计划。他对身边的副将说道:“此地形虽险,但也并非无懈可击。你看,这山谷虽深,但我们可以利用绳索攀爬而下,出其不意。还有那边的山林,我们可以隐藏兵力。吐蕃人熟悉地形,定会设下重重埋伏,我们需小心谨慎,就像走在布满陷阱的路上一样。”

副将点头称是:“将军所言极是。我们可先派出探子,探查清楚吐蕃军队的部署,再做打算。这样我们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啊。”

大唐军队在当弥道附近扎营,营帐一座连着一座,如同钢铁铸就的堡垒。士兵们在营中忙碌着,有的在搬运粮草,有的在擦拭武器,嘴里嘟囔着:“得把这刀磨得快快的,好砍吐蕃人的脑袋。”大家都随时准备战斗,就像拉紧的弓弦。

吐蕃一方,也得知了大唐军队的到来。他们在营地中商议着应对之策,气氛紧张又热烈。吐蕃将领看着地图,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就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大唐军队远道而来,必不熟悉此地地形。我们可在山谷中设伏,待他们进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就像把猎物引进陷阱一样,哈哈。”

另一位将领却有些担忧地说:“大唐军队实力不容小觑,他们的士兵都很勇猛,武器也精良。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万一他们识破我们的计谋,我们可就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