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儿子喜旺,为救一起砍柴的伙伴,被山洪冲走了,喜旺;我的大儿子,也离开了我们。”
“雪春!”二娘唤一声,把雪春抱住了她。
杨炳江 坐在堂屋里听着二娘在安慰雪春。他说:
“你们这几年过得不容易。但是,每一天都在变,现在,我们再一回见了面。一天天会好起来的。”雪春接上他的话道:
“大叔,能回城,说明机会在转好。我和彭亮都是这么想的。”彭亮在房里和邵波整理床铺,他在房里应道:
“会好的,大叔。”
“冬月初八也快了,彭亮,邵波的婚事由你当主事。你和绍箫到队上找人去娶亲。晚上我去绍箫屋。”彭亮走来说:
“我现在去绍箫屋,喊他来,我们再商量。”彭亮说着出了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几天,李雪春和杨炳江他们同时在办理回城手续。经过安排,他们回到了茶叶一队,成了正式的社员。彭亮回到了服装厂上班。
冬月初八这天清早,杨炳江租住的屋外,响起了鞭炮声,去葫芦镇娶亲的队伍出发了。杨邵波送彭亮他们去了汽车站。客车已经远去,邵波脸上的笑容,只差告诉街上的行人,明天要做新郎了。想到二燕答应他一起唱《婚誓》的,在操心明天二燕敢唱吗?邵波这阵在甜蜜地猜想着。
邵波不会想到,王少箫坐在娶亲的客车里,对自己第一回当押令倌,想着栏门的那些四言八句,昨晚睡在床上,还在打腹稿。有着一股好胜心,想对过女方请来的栏门高手。他没有别人坐在客车里清闲,寻思着栏门那阵,自己如何过关?
娶亲队伍里,有人和绍箫搭上了话,开始讨论他拦门的事,引来了一阵笑声。因为,栏门是娶亲精彩有趣的第一关,让娶亲人进屋,全凭王绍箫那张嘴,客车里,时有笑声传出。
客车进了葫芦镇的汽车站。王绍箫下车见到了站在旁边的杨湘琴,他俩同时认出了对方,招呼后,王绍箫风趣地说:
“杨湘琴,这些年你没变,是不是葫芦镇这里的山水很养颜。”杨湘琴笑起,和她寒暄着。彭亮下车,和他们站在了一起,他们来不及说话,带着娶亲的人,去了二燕屋。
二燕屋的坪场边,已经摆上了栏门的桌子。旁边见到的多是镇上的姑娘们。鞭炮响过后,王绍箫和女方请来的拦门人,面对面站在桌前。栏门人说起了两句栏门词。在这时,王绍箫突然来了灵感,他唱起了歌,用歌对答女方的拦门人。这时,栏门的气氛全然不同了,葫芦镇的姑娘们,开始点歌名;有的说歌词,要王绍箫唱,有的唱一句,要王绍箫接下句。要么几个姑娘一起唱,娶亲这边几个男子齐声唱起,掌声笑声一阵接一阵。最后,娶亲的顺利过关。
第二天早晨,唢呐从二燕屋里吹出,越过葫芦镇上空,娶亲队伍坐在客车里,还有湘琴一家人同去了常古城。
杨邵波站在常古城汽车站的门口边,翘盼着从南门口方向驶来的客车。
终于,客车到站,二燕下车,站在了邵波身边,她穿着苗家人出嫁的新装,对邵波笑着。他唤了声:
“二燕,”
二燕还是那么笑着。邵波从唢呐人手里要来了唢呐,他吹起了《婚誓》,二燕用苗语唱出。这下,接亲、送亲的都惊呆了,杨湘琴没有想到,二弟用这样的方式迎娶他的新娘。她和邵波相互看 了一眼,对二弟的举动很是赞赏。
他们走出车站,直穿大街。那些出行在街上的人,都驻足望着娶亲的队伍,唢呐声悠扬在常古城的上空。
李雪春和田大妹来到了街上,听到唢呐声,她俩走近了娶亲的人。她们看见了杨湘琴,湘琴也朝他们这里走来。三人见面,湘琴将她俩拥抱在一起。然后,和娶亲的队伍往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