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烦恼的阿斗

唉,报纸一事,可大可小,毕竟这是他掌握社会舆论风向的第一步。

有些官员是一定要杀的,但是为了博个好名声,刘禅觉得还是用报纸先铺垫一下那些人贪赃枉法的事情,这样把他们砍头之后朝廷和民间的反应也不会太激烈。

不过,对于张浚提出的黔首大多数不识字,阅读不了报纸也是个问题。

总不能一直让人在一旁念着报纸上的内容吧!这对于朝廷的花销也是巨大的。

伤脑筋唉,以目前的现状,刘禅如果要把百姓的识字量给提上去,也就是说要重视老百姓的教育,这又会是一场量大的工程。

直白来说,要想切实解决文盲的问题,朝廷就要不遗余力要去花钱建学堂送那些黔首去读书识字。

可是老百姓饭都吃不饱了,谁还想去识字啊,茫然中,刘禅感觉自己又要回到那个缺粮缺衣缺钱的蜀汉了……

老百姓因温饱问题不能读书是个问题,但是学堂少又是一个大问题。

因为,古代具备学校性质的教学机构不多,只有公学、私塾和义塾三大类。

私塾,最早是因家庭、家族需要而自然诞生。富裕殷实的家庭或家族,意识到了培养下一代的重要性,动用一部分家产或族资,购置教学用具,开辟教学场地,聘请当地或外地因多种原因在科举考试中失利闲居家中的落榜考生来做塾师。

往往一个家庭的私塾,只要塾师好,直系、旁系亲戚的子女都会辗转托情转来。

无论古代还是后世,皆离不开人情世故啊!

公学,就是动用国家或地方财政的公办学堂,公学的实际负责人,大多是当地的权势掌握者。

比如太学、国子监,相当于今天的官办大学。

至于义学,就是地方政府或者大家族出资办学,面向特定对象免费开放。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萌芽于唐代、推行于五代、至宋而大盛的书院,既有官方投资,也有民间筹资,具有半官半民的性质。

刘禅在查看了各种资料后,总算知道了为什么朝堂被那些世家贵族所垄断,寒门学子少之又少。

不仅仅是手握特权的士族阶层极高的社会地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更因为阶层固化,权力和资源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

这就造成了寒门学子入仕极难,几乎没有接近统治中心的机会。除了那些少数的书生可以考取功名,其他大部分人,仍然生活在艰难困苦中。

虽然这种形势从唐朝科举制出现以后就发生了改变,但是也没有改变多少。

穷者谁不想达,达者更畏惧穷。

为了想要一直富下去,那些达者也会去打压穷人。

朝廷中大臣们的关系错综复杂可不是开玩笑的,各个阵营之中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说的简单, 可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目前为止,除了要花钱是一方面,课本读物,学堂建址以及授课的老师那也得用心去找。

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教师不仅是授业的经师,更要做传道的人师,其道德操守、行为举止,向来受到严格的约束。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