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和王夫人便吩咐宝玉、探春、林黛玉、宝钗四人跟着凤姐一起去。大家不敢违抗,只好回到房中重新梳妆打扮。五人向贾母、王夫人告辞后,去了一整天,直到掌灯时分才回来。 宝玉回到怡红院,休息了片刻,袭人便趁机劝他收收心,让他在闲暇时把书整理整理,为以后做准备。宝玉屈指算了算,说:“时间还早呢。”袭人道:“读书是头等大事,练字是第二件。到时候就算你把书都准备好了,可你的字写成什么样呢?”宝玉笑着说:“我平时也写了不少字,难道都没收起来吗?”
袭人道:“怎么没收着。你昨天不在家,我就拿出来数了数,总共才有五六十篇。这三四年的时间,难道就只写了这么几张字?依我说,从明天起,把别的心思都收起来,每天赶紧临摹几张字补上。虽然不能保证每天都写,但也得让字看起来说得过去。”宝玉听了,急忙亲自去检查了一遍,发现确实没法搪塞过去,便说:“从明天开始,我一天写一百字好了。”说完,大家就各自休息了。 第二天,宝玉起床梳洗后,就在窗下研磨,认真地临摹字帖。贾母因为没见到他,还以为他生病了,急忙派人来询问。宝玉这才去请安,解释说是因为写字,把清晨的时间都用在这上面了,所以出来晚了。贾母听了,十分高兴,嘱咐他:“以后只管专心写字念书,不用特意出来也可以。
你去告诉你太太一声。”宝玉听了,便到王夫人房中说明情况。王夫人说:“临阵磨枪,也没什么用。早干嘛去了,天天写写念念,能有多少写不完的。这一着急赶,再急出病来可就糟了。”宝玉回说自己没事。这边贾母也说怕他急出病来。探春、宝钗等人都笑着说:“老太太不用担心。
书我们替他读不了,字可能替他写。我们每人每天临摹一篇字给他,先把这一关应付过去就行。一来老爷回家看到字不会生气,二来他也不会急出病来。”贾母听了,开心极了。 原来林黛玉听说贾政要回家,肯定会问宝玉的功课,担心宝玉分心,到时候会吃亏。所以她自己装作不耐烦的样子,诗社也不起了,也不拿其他事去吸引宝玉的注意力。探春和宝钗二人每天也临摹一篇楷书字给宝玉,宝玉自己每天也更加用功,有时写二百字,有时写三百字,没有固定。到了三月下旬,宝玉的字又凑出了许多。
这天一算,再写五十篇,就差不多能应付过去了。谁知道紫鹃走过来,送给宝玉一卷东西。宝玉拆开一看,原来是用一色老油竹纸临摹的钟繇、王羲之的蝇头小楷,字迹和他自己的十分相似。宝玉高兴极了,连忙和紫鹃作揖道谢,还亲自去当面感谢。接着,史湘云、宝琴二人也都临摹了几篇字送过来。虽然凑起来还不够宝玉应做的功课数量,但也足够应付了。 宝玉这下放了心,于是把应该读的书又温习了几遍。就这样天天用功,可巧近海一带发生了海啸,好几处百姓的生活受到了影响。地方官上奏朝廷,皇帝下旨让贾政顺路去查看灾情、赈济百姓,等事情办完再回京。这么一算,贾政要到冬底才能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宝玉听了,又把读书写字的事抛到了一边,照旧像以前一样四处闲逛玩耍。 当时正值暮春时节,史湘云觉得无聊,看到柳花在空中飘舞,便灵感突发,偶然写成了一首小令,词牌是《如梦令》,词的内容是:“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她自己写完后,心里很得意,就用一张纸写好,先拿给宝钗看,然后又来找黛玉。黛玉看完后,笑着说:“写得好,也很新鲜有趣。我可写不出来。”
湘云笑着说:“咱们这几次诗社都没有填词。你明天何不起个社,大家一起填词,换个新花样,岂不是更有意思。”黛玉听了,一时来了兴致,便说:“你说得很对。我现在就去请大家。”说着,她一面吩咐准备了几样水果点心之类的东西,一面派人分头去请众人。
她和湘云二人便拟定了以柳絮为主题,又限定了几个词调,写好后挂在墙上。 众人来看时,看到是以柳絮为题,还限定了各种词调。大家又都看了史湘云写的词,称赞了一番。宝玉笑着说:“填词这方面我们平时不太擅长,少不得也要胡乱写几句了。”于是大家开始拈阄决定词调,宝钗拈到了《临江仙》,宝琴拈到了《西江月》,探春拈到了《南柯子》,黛玉拈到了《唐多令》,宝玉拈到了《蝶恋花》。
紫鹃点上了一支梦甜香,大家便开始认真思索起来。
没过多久,黛玉就写好了词,紧接着宝琴和宝钗也都完成了。她们三人写完后,互相传看。宝钗笑着说:“我先看完你们写的,再让你们看我的。”探春则着急地说:“哎呀,今儿这梦甜香怎么烧得这么快,都只剩下三分了。我才写了半首呢。”说着,她又问宝玉有没有写好。宝玉虽然写了一些,但自己觉得不满意,就都涂抹掉了,打算重新写。他回头一看香,已经快烧完了。李纨笑着说:“这可算输了。
蕉丫头(探春),你先把那半首写出来看看。”探春听了,赶忙把自己写的半首《南柯子》写了出来。众人围拢过去看,上面写着:“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 李纨看了后说:“这半首写得也不错,怎么不接着续上呢?”宝玉见香已经燃尽,自觉认输,也不愿勉强凑数,就放下笔,过来瞧探春写的这半首词。他看到词没写完,反而来了兴致,灵感也被激发出来,于是提笔续写道:“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众人看了,笑着说:“正经让你写你自己的,你写不出来,这倒偏有了灵感。就算写得好,也不能算数。”
说着,众人又去看黛玉写的《唐多令》:“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球。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众人看完,都点头感叹,说道:“写得太悲伤了,不过词本身确实写得好。”
接着,大家又看宝琴写的《西江月》:“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众人看了都笑着说:“到底是宝琴的词,声调豪迈壮阔。‘几处’‘谁家’这两句写得最妙。” 宝钗这时笑着说:“你们写的终不免有些过于消极丧败。我觉得,柳絮本就是轻薄无根、没有羁绊的东西,不过依我的想法,偏要把它往好的方面写,才不会落入俗套。所以我也写了一首,未必符合你们的心意。”众人忙说:“别太谦虚了。我们先来欣赏欣赏,肯定写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