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

诸人面面相觑,看来除了紫舒軏,即便是公良吉符也并非全面掌握了这些消息,更遑论杨永节了,而诸人又都把目光集中在了公良吉符身上,这时候他已经是惟公之下第一人,大家如今都是一条船上的,当然都等着他定个调子。

“惟公,如今两百日内便要将这些地方都经营起来着实不易,天中城方向成为北面要冲,这么说来我们也该走上一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承守真点了点头,

“这是应有之意,如今咱们丹南路已经是人手不足,各项都已是捉襟见肘,嘉言,还是这几日拿个方略出来,”

又询问道,

“寿、元、蔺、莱、由几位可都已经各安其位了?”

随着都转运使司已经正常运转,又因为顺昌城划出了丹南管辖,如今反而更给了横玮等人全新整理的机会,看来惟公谈及的调动之事,两边已经达成共识,如此以来等于双方以丹水为界,须昌城、蓼阳县、天中城、雷泽县、奉符县似乎都交给了都转运司处置。

既然如此,都转运使司的属官大可以使用这些地方的官员,而寿、元、由便可正式去了都转运司的差遣,这些人也可大用起来。

故而公良吉符的回答也颇为微妙,

“这几位都已各司其政,只是元知县也是刑名之上颇有造诣之人,如今提刑司组建伊始,是否请元知县参详一二。”

“也莫要让元知县反复奔走,这一次便是参与进去,也该有始有终,既然元知县与原提刑司的明检法也是熟识了,便以应天府的名义将元知县推荐过去!”

说到这里惟公又转换了话题,

“提起太丘县,之前许了县学与书院分立之事,如今朝廷已经许了士学士退养,某本以为以仁先生会闲居故里,却不知这两日书信过来,以仁先生终究是放不下应天书院与扞海堰,打算在武宁城闲住,如此酷暑,合该在这海滨调理。”

惟公这等人物岂能无缘无故说起这等故事,宗淑心里也是仔细捋顺这些话里的细节。士学生的清名尤在承、横之上,乃是与大綦秋延德合称海内双贤的名满天下的名臣,一举一动都是牵动了无数人的心思,尤其是慈圣太后对于这位故人可以说是又爱又恨了,因此即便是庆康新政之后,诸公远谪,政敌们纷纷落井下石,倒是慈圣依旧保全了士悦等人的周全。

说起扞海堰可以称之为士悦作为地方官的政绩之一,且不同于许多官员那些华而不实的面子活儿,这扞海堰乃是士悦亲力亲为的利国利民之伟绩,不仅造福当下更是遗泽后人。

彼时士悦才认武宁西溪盐仓监,彼时武宁沿海内侵严重,出城数里便是海侵的滩涂泥泽,沿海数百里民不聊生,许多百姓只能不断往内陆迁徙,又导致与内陆百姓争地纠纷不断,士悦不过是个监仓官员,却不忍百姓流离失所,奏请路司以盐仓贮盐为本,将地方杂役与赴边徭役转为当地征调用,发民夫两万众,并放赈盐两千斛,启动修筑扞海堰工程,前后三年乃成,横跨三城县,绵延百余里,不仅百姓的生活、耕种和产盐均有了保障,还在扞患御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这扞海堰为当地百姓称之为“士公堰”。

宗淑想到这里,却又联系到了清军之事,正思索中又听公良吉符说道,

“此乃咱们丹南路的幸事,只怕当地百姓与闻,该夹道相迎,扶额相庆。只是,士学士阖家人丁也是不少,更有许多幕友门生相随,士学士历来是清苦惯了,但咱们也该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