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更关键的是,我朝之盛远胜从前,而勃纥人固步自封,已与世界脱节,对这样只凭蛮勇,不懂与时俱进的异族,
难道我大汉还会惧怕他们不成么?所以儿臣以为,父皇亲征不会有任何威胁,因为父皇的军事才能和眼界才是整个大汉王朝最顶尖的。”
听着刘瑜款款而谈,又不时拍了自己马屁,刘策顿时有些飘飘然起来。
于是他话匣子也打开了,又问道:“好,瑜儿,不想你一个女儿家,竟然有这样的眼界,让朕甚感欣慰,
那么父皇再问你,如果父皇离京,你的那些弟弟中,谁最适合监国呢。”
刘瑜:“自然是澈弟啦。”
“哦?为何呢?”
“第一,澈弟毕竟是父皇长子,为人虽然有些木讷,但为人仁厚,只要在父皇回来前,大汉不出大事,他定能稳妥的处理简单政务,
这第二嘛,其他弟弟要不是太小,容易变成他人傀儡,要么就是背景身份容易引起百官忌惮,实在是不合适的,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六部尚书各司其职,早已能独自担负起大汉王朝的运作,
谁当监国皇子其实一点都不重要,不过只是稳定朝野的定心丸罢了,所以监国皇子人选无论澈弟愿不愿意,他都必须坐上来,
父皇觉得儿臣回答的可以么?”
刘策久久无语,这女儿不仅继承了叶胤脱俗美貌和气质,更是继承了她的智慧。
可以说,刘策膝下那些儿女中,谁跟刘策最像,就是这个刘瑜了。
可惜的是,刘瑜是个女儿身,大汉王朝政治格局虽然比前朝开明十倍不止,但朝野间绝对无法接受一个女帝诞生,不然以现在情形,他立刘瑜为储君也无不可。
“瑜儿,你回答的很好,父皇很满意,那你再跟父皇说说,如何剿灭勃纥帝国呢?”
这话问的就更加随意了,毕竟灭国之事,岂可儿戏?
不想刘瑜又语出惊人:“父皇,儿臣上地理课时,看到南洋以西那块,有个叫天竺的国家,紧挨勃纥疆域
听闻那里物产丰富,土地肥沃比之中原还要多三四倍,庄稼一年三熟都是等闲,若是父皇能派兵占领天竺,不但能让我朝百姓生计彻底解决,
更是能对高原地区形成前后包抄之势,听父皇说过,高原上的民族现在之所以这么强悍,皆是因为气候逐渐变暖,冰雪融化导致水流充足,
近而可以让本是游牧的族群转而向半游牧半农耕发展,从而让他们的后勤补给充实,自然可以全民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