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时期都护府的军队不少于十万,这样能够很好的管控边地的安稳和防御外敌入侵。
并且通过修筑城墙和军堡来进行防御,从而划定了自己的地盘和势力范围。
如何以德治边?
以德治边便是用以威德感召人心的方法来治理边地,不仅消除了番邦的心理隔阂,缓和了大宋与各个旧地边地之间矛盾或冲突,同时也能够稳定边地局势。
这样的治理方式便正好是与武力相反,期望能够用人性和儒学的观念去影响对方,从而达成共识。
“官家所言都护府治理较为认同,恕臣愚钝,然以德治边尚有些难以理解!”赵鼎问道。
对于以德治边,这个题目确实太大,内容也非常的宽泛,让众人同样一时难以理解。
“诸葛孔明七擒七纵便是以德治边,彰显“王道”与“一统”。”
“何为“王道”?乃是以仁义而治天下。何为“一统”?乃是各番各邦与我华夏正朔之一统。”
赵构不紧不慢的说道,他自己非常清楚的明白,武力只能一统故地,并不能一统人心。
只有以仁义之心治理边地,尊重对方,并且能够将中原的文化和习惯植根到边地,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同。
这就是所谓上合天道、下得人心的正当政治策略。
除边民的自觉归依和认同外,让这样的认同感成为一种习俗传统,从而植根边民的心中。
赵构的话让这些饱读诗书的重臣们感觉讶然,他们没有想到官家竟然能够有如此的格局。
如果说官家以往的改变只是行为的改变,诸如魄力和决断。
那么现在官家似乎已经有些脱胎换骨般的改变,不仅仅视野不囿于大宋故地,连对于治天下更是有自己一番格局高远的见解。
“将来之大宋,必定是大一统,不单单是王土之一统,更是人心之一统!”
“至于人心如何一统,朕以为乃是“同化”。同而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