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袁刘二败俱伤,贾诩用的阳谋

三国黄巾逆袭 黑山鹰 2745 字 11小时前

“回禀陛下,并州军的皮兜甲并不难仿制,只是需要大量铜,若大量装备,恐怕会导致陛下治下铜制品锐减,造成物价飞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马上召集族中长辈,告诉他们,若朕一统天下,百倍偿还他们,若朕败亡,袁家必亡,个中轻重让他们好生思量。”

“臣谨遵陛下旨意,一定用最快的速度让羽林军装备上我们自己的皮兜甲。”

“并州军的武器我们是否可以仿造?”

官员连忙跪地求饶:“陛下恕罪,臣和工匠几经研究,始终不能做到量产。”

“罢了罢了,张远有太平要术在手,如此神物,岂是尔等能随意揣摩。”

官员有点意外袁术竟然没有怪罪他,连忙谢恩:“陛下英明,臣多谢陛下不杀之恩。”

“此次之罪朕不怪你,若朕交代的之事你不能完成,朕灭你三族。”

官员吓得脸色惨白,额头冷汗直冒,忙不迭磕头道:“陛下放心,臣就算拼了性命,也定会将陛下交代的事情办妥!”

“哼,最好如此。”袁术挥了挥手,示意官员退下。待官员离开后,袁术靠在座椅上,眼神阴鸷。他深知,在这乱世之中,唯有拥有强大的武力才能立足。并州军的精良装备已经让袁术眼热不已,若能让自己的军队也大规模装备,实力必将大增。

“一统天下……”袁术喃喃自语,嘴角勾起一抹狂妄的笑容。在他心中,这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如今自己占据富庶的淮南,豫州,南阳,麾下也有不少兵马,只要能不断增强实力,逐鹿中原又有何难。

几日后,族中长辈被召集到了袁术府邸。袁术端坐在主位上,目光扫视着众人,缓缓开口道:“今日将诸位叔伯兄长请来,想必大家也知道所为何事。如今这天下大乱,正是我袁家崛起的大好时机。朕欲让军队装备精良甲胄,只是所需铜材甚多,还望诸位能慷慨相助。”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者率先站了出来,忧心忡忡地说道:“陛下,非是我等不愿相助,只是这大量的铜材关乎民生,一旦抽调过多,市面上铜制品稀缺,物价必定动荡不安,恐引发民怨啊。”

袁术脸色一沉:“叔伯,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若我能成就大业,一统天下,袁家便是这天下第一世家,荣华富贵享之不尽。到那时,区区铜材又算得了什么?可若此刻我们瞻前顾后,错失良机,一旦我兵败身亡,袁家上下都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这其中利弊,还望叔伯三思。”

其他几位长辈听了,也纷纷低声议论起来。过了一会儿,另一位中年男子站出来道:“陛下所言甚是,我袁家世代簪缨,如今乱世之中,理应全力支持陛下成就霸业。我愿拿出家中半数铜材,以供陛下军需。”

有了带头之人,其他人也纷纷响应,表示愿意贡献自家的铜材。袁术见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诸位深明大义,朕记下了。待朕功成名就之日,定不会亏待袁家每一个人。”

于是,在袁术的催促下,征调铜材的行动迅速展开。工匠们日夜赶工,开始仿制并州军的皮兜甲。寿春城中,一时间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不绝于耳。

而在刘备军中,探子将袁术在寿春的一系列举动详细汇报给了刘备等人。张飞听完后,不屑地哼道:“这袁术还真是异想天开,以为靠几件甲胄就能称霸天下?大哥,咱们趁他现在忙着搞这些,直接出兵打过去。”

刘备没有立刻回应张飞,而是看向关羽孙乾,问道:“云长,公佑,你们怎么看?”

关羽抚须沉思片刻道:“袁术此举虽显急躁,但也不可小觑,当日若没有装备精良的一队刀盾兵,关某也不至于败退。想必袁术也看到其中厉害,才会积极扩充军备,若真让他成功装备大批军队,实力不容小视。我们需谨慎行事。”

孙乾微微一笑道:“主公,袁术急于求成,征调铜材之举必定引起民间不满,内部已然埋下隐患。我们不妨按兵不动,坐观其变。待其内部矛盾激化之时,再出兵讨伐,便可事半功倍。”

刘备听了,点头赞同道:“公佑所言极是。传令下去,全军严守营地,加强戒备,密切关注袁术动向。”

就这样,刘备军按兵不动,而袁术那边则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军备扩充。随着时间的推移,寿春城内因为铜材大量被征调,物价果然开始飞涨,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街头巷尾怨声载道。袁术虽然察觉到了这些问题,但他坚信,只要能尽快武装起军队,一切都值得。

然而,就在他满心期待着军队实力提升之时,吕布这个二愣子不顾陈宫的劝阻, 用贾诩支持的粮草,招募了五千青壮,又借着曹操开的空头支票,悍然发动了攻击。